正文

第二章 强行入轨(3)

仇和十年 作者:包永辉


公安局110报警服务的承诺是这样的: 有警必接,有险必救。公安机关各警种、各单位实行全天候值班备勤,城区必须在5分钟之内、郊区在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

站在前台监督各执法部门承诺的是县新成立的“纠风办”,而站在暗处的监督者是仇和本人。沭阳县交通局长周君成说,当年仇和曾半夜三更自个儿打110报警,说我这儿出事了,具体在什么地点,一说完就开始计时,看警察能不能5分钟内赶到。“如果超时,那就要倒霉了”。

监督者仇和犹如悬在沭阳干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说不准何时就会突然掉下,将问题干部砍伤。

1998年的一天,仇和带着大队人马下乡观摩归来,中午在十字乡小鱼锅贴城吃饭。开饭店的是一个来自淮安的个体老板,仇和问: 

“有没有吃霸王餐的?”

“治安再好,这种情况总也是难免的。不过我对这里的环境已经很满意了。”老板答。

“那你告诉我,那个难免的是谁?”

“昨天还来了一位,先是嫌菜不好,不付钱记账,有260块钱。要得急了,他把200块钱甩在地上走了。他每个月都要到这里白吃一顿。”

“你记得他是谁吗?”

“是开着车来的,牌照后边的两位数字好像是95。”

“查!”仇和命县委办副主任汪金普马上给县委常委、公安局长王守明打电话,让他亲自调查此事。

没几天,结果出来了,是一位公路站长的公子。仇和对他的处理决定是: 

一、亲自上门赔礼道歉。

二、与这个饭店签订长期保证安全协议书,凡出现吃拿卡要、社会治安等问题均由这位公子负责。

党政机关中的小车司机向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在领导身边,替领导服务,一直存在某种优越感,有的甚至带头违反交通规则。鉴于他们特殊的身份,也往往存在警察不爱管、不敢管、管了也没用的情况。

有一次,早晨上班期间,一个十字路口出现了拥堵,警察刚对前面的违章车辆进行了处罚,后面又有一辆挂县委牌照的小汽车,违规行驶。

警察对此左右为难: 处理吧,他开的是县委的车,惹不起;不处理吧,一碗水端不平,前边遭受处罚的车会不服气。警察万般无奈,敲开了县委小车的车窗玻璃,小声对司机说了一声:“你也给俺点面子。”

在仇和指示下,县里专门在政府礼堂给司机们开会,包括仇和的司机在内,进行警示教育。

沭阳县公安系统的一些老同志至今对10年前的“整风”记忆犹新。仇和上任后,机关行风建设有一项规定,上班时间不得打牌、下棋。

在此规定出台之前,沭阳各机关内打牌、下棋十分普遍,事实上它已成为8小时内不可或缺的一项“办公”内容。午饭一过,就三五成群地“斗地主”、“走马车”。

一天下午,城关镇派出所办公室的门被敲开,推门而入者不是别人,正是仇和。一看见几个人在打牌,仇和不多言,只说了句“你们几个把名字给我”,随即转身离去。

第二天,这一桌人调离的调离,撤职的撤职。

对外来车辆乱收费曾令沭阳臭名远扬。当时周边地区的长途车司机无人不晓这样的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车子到扎下”;“吃饱饭,加满油,车到沭阳莫停留”……

扎下是沭阳的一个乡,有一条国道经过此地,沭阳县公安局三大队就专门到国道沭阳道口设置了一个扎下收费站。经过沭阳境内的交通线不长,但关卡不少,每一关都得留下“买路钱”。

整顿行风开始后,仇和让交通系统公开登报承诺: 如发现有“三乱”(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行为的,如数退款,处罚责任人10倍罚款,并追究责任人单位的领导责任,视情节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典型示范的作用太大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2006年的一天,沭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康宁忆及往事感慨不已:“仇和真敢下手来真的!”

欠发达地区常有“四个怪圈”,即政治上越乱越穷,越穷越乱,表现为乱折腾;社会上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表现为乱生育;经济上越收越穷,越穷越收,表现为乱收费;思想上越保守越穷,越穷越保守,表现为头脑僵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