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1)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作者:李洪峰


三、 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是党和国家的远见卓识和战略部署。

上述论述充分表明,文化建设已经提到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全党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从战略上思考和谋划文化建设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关于文化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确立一个战略目标,这就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奋斗,根本改变我国文化的落后状况,努力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大国风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