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第三章 忙得把自己的箭射到了别人的靶子上(3)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现在,他混不下去了,虽然工资比原来单位能高那么一点,可是接触的人多了,花销也跟着大了,到头来还是赚不到几个钱。尤其是碰到他那同行的同学,总觉得自己比人家矮一头。所以他还想要转到一家新公司去,于是递上辞呈辞职,然后联系那个同行同学,问他的单位是否招人。经过同学的介绍,褚生跳槽到了他同学的单位。不过到这里来,必须得一切从零开始。没办法,褚生只得答应了。跳了一圈,又回到了“零”。个人欲望的膨胀让他白忙了一场。

因为个人欲望的不断膨胀而沦为“穷忙族”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城市里,我们看到的似乎所有人都在为挣钱买房娶老婆而忙碌奔波,让挣钱心切的他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陶冶情操简直是痴心妄想。有的人没钱的时候买个二手手机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在月薪1500元时就想买个电脑,等到工资3000元时就盘算着买台高级笔记本……薪水增加的同时,个人欲望也在上升,于是不断地为达成心愿而忙碌奔波。而那些有房有车生活无忧无虑之人,大部分则只愿沉迷于抽烟喝酒泡吧逛夜总会……这样的生活更是给普通的“穷忙”之人增添了无限的向往。

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个人欲望持续上升,人们越来越急不可耐地追名逐利。若是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积累,成功之路何其远。于是乎,一些求成心切的人开始寻找捷径,开始投机钻营,甚至不惜弄虚作假。2007至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假虎照”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可见,盲目膨胀的欲望并非是件好事,许多穷忙族的困境也是开始于欲望的膨胀。

职业锚丢进了沼泽地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可能我们在小学时就用这个词造过句子,但谁又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是“无为”,太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恐怕把什么叫做“忙”都没有真正地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证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么无非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中这样写道:“忙,忙,忙,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其实,瞎忙就像放入一条轨道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物件,一个被抽打而转动的陀螺,它陷入这种状态而不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像无头苍蝇;忙不到点子上,总在做无用功。这样的忙,有什么用呢?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管理学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故事说的是一群伐木工人走进一片树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旁边那片树林才是需要他们去清除的!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常常只是埋头砍伐矮灌木,甚至没有意识到正在砍的并非是需要自己砍伐的那片矮灌木。

这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自己背道而驰的情况是令人非常沮丧的。这也是许多“穷忙族”最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杨伟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专业,由于不是名牌学校,找工作时的机会相对就少了很多。没办法,他只能走“先就业再择业”的路子。他先在一家网络公司做推广业务员,一切从头学起,掌握网路方面的知识,然后介绍给客户。与客户洽谈时,往往由于专业知识不足而被客户问得张口结舌、唯唯诺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结果三个月下来,他那点基本工资根本就不够应付生活费用。

他又找了家广告公司做广告业务。可是做惯了书呆子的他并不擅长社交,工作半年后依然看不到绩效。于是他仔细反省,决定还是找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久他应聘到了一家小的图书工作室做编辑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他如鱼得水,很快就熟悉了核心业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