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修正哲学 卓越人生的王者智慧(6)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我认为孔子之所以伟大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因为他学了《周易》之后并没有去给人家算命、打卦、占卜吉凶,而是通过对“损”、“益”两卦的深入研究,悟出了“满招损,

谦受益”这样的真理。他的理论和学说,直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还让我们受益匪浅。

应当说,有不少人把《周易》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误用了几千年。这当然也像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没有用到战争上,而是用到制造鞭炮和礼花上一样。

“善为易者不占。”这句话出自古代大学者荀子之口,也是中国许多研究《周易》的学者对《周易》的正确理解。“善为易”就是真正学懂了《周易》的人。只要你真正学懂了《周易》,你再去看任何问题都会高屋建瓴、胸有成竹。不论是战争还是军事,不论是人间万象,还是事物变迁,你都会了然于胸,计出万全。那你还占什么卜、算什么卦?

所幸的是,中国也有无数的聪明人和智者,通过学习《周易》、利用《周易》成就事业,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向前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说不清的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阴阳家和各式各样的学派。不论他们的观点有多大分歧,也不论他们的学术上产生过多少争论,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于世界物质的构成和事物的正反转化都没有异议,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认同《周易》的核心价值观念。像《孙子兵法》中的胜和败,进和退,攻和守,无不是从《周易》的哲学观点演化而来。

所以,一个有头脑的人要学习《周易》,就得学习它的精华,学习它的合理内核。这几年,传统文化有点热,有人跟我说,想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觉得就应该从《周易》开始,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学懂了《周易》,再去学习儒家、道家、佛家的理论和学说,就犹如提纲挈领、势如破竹、一通百通。

当年,是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把《周易》和太极图带到了欧洲。据说,一位学者看到以后就说,这是一个最简练、最准确的表现世界一切物质构成的模式图。

当人类进入电子时代,用航天技术、用人造卫星来验证这些理论,发现它竟是那样精确无误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表示由衷的敬佩。比如,曾在太空遨游过的宇航员说,他们在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发现圆圆的地球,总是一半黑、一半亮。所以,航天科学家和天文学家说,太极图表现的是最精确的宇宙天体形象图。

古人在研究这个太极图的时候,曾经总结出一段很著名的话:“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自古以来,对这一段话曾有过多种解释,其中有这样的一种解释值得我们关注。这种解释认为,“无极”就是地球生成之前的混沌,当它产生了“两仪”,也就是产生了第一个既有阴又有阳的物质之后,它就变成了太极。有了阴和阳这“两仪”,也就有了春、夏、秋、冬“四象”,也有的说是东、西、南、北。“四象”的变化又产生了“八卦”。

要准确理解太极图,我觉得有一个“悟”的过程。譬如用了好长时间,我才意识到,世界上绝不只有我们讲的这一个太极图,整个宇宙和大千世界是无数个太极图构成的。我们每个人也是无数个太极图,甚至应当是,一动一静一太极,一颦一笑一太极。这样你才能理解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相互关系是怎样依存的。

其实,我当初和大家一样,也是想当然地认为《周易》就是一本占卜的书。学会了算卦之后,也常给别人,甚至主动给人家算卦。算对了,沾沾自喜。可也有错的时候,我弄不明白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等到几年以后,我读了《周易·系辞传》,有人说,这是孔子的学《周易》心得,可从中并没有找到他如何指导人们算卦的理论。我们都读过《论语》,那是他的学生们记录他生前的语录。在那里,也找不到关于孔子算卦的说法。

孔子在世的时候,距离文王演《周易》的年代是很近的,大约是相距500来年吧。为什么他能留下那样著名的名言:“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而不去讲占卜呢?连司马迁也曾说过:“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