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修正哲学 卓越人生的王者智慧(12)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里、虚实、寒热”八纲为归纳治疗的临床诊断、辨证施治的治疗学;以经络等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学、气功、推拿术、引导等治疗方法,内容极为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医学理论和技术。

从目前的科学水平来看,中医的宏观理论优于现代医学,它所包括的科学内涵超越了现代科学所能证实的水平。中国古代其他学科几乎都已被欧洲近代科学所超越,并很快融合在一起,唯有中医学却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这充分表明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在中医的治疗方案中,每一副处方中都有“君”、“臣”、“佐”、“使”,分别起着“主”、“为副”、“为辅”、“为引”的作用。在中国,医学是微观化的哲学,哲学是宏观化的医学。哲学规范、升华了医学重整体轻局部、重宏观轻微观、重综合轻分析的根本思维方式;医学则全面强化、深化、丰富了中国哲学的人本主义和追求和谐的根本价值内涵。可以说,每副中医处方都有社会治理的意味,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管理体系。这是中医哲学所固有的社会精神和宏观气质。

中医著作中含有精湛的辩证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智慧内涵是“系统观念、辨证施治、防治结合”。《黄帝内经》认为,好的医生应当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强调“治未病”,即以防病为主的医疗思想。这一思想,对于中医哲学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人生奋斗方法中的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医哲学深刻汇聚了中华民族东方文化的时空观、生命观、摄生观和医道观,是中国乃至世界无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中医哲学代表着中国哲学的真谛,是对人类与哲学思想的重大贡献。

我在修正哲学中,融入了中医哲学的精髓。尤其是即将出版的《修正哲学 开启卓越人生的健康智慧》更是充满了中医哲学的精华。

六、修正哲学,圆满哲学

修正本身就是哲学,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修何以为正?所有事情都要修,不修就不正。大到宇宙小到微观世界,没有修正就会毁灭。人类的进化本身就是一部修正史,真理与谬误永远并存。适时、准确、恰到好处地修正是每一个人走向卓越人生最有效的途径。

以下是好友舒张为我创作的《修正赋》:

丈夫者,不屈不移不淫为正;实物者,不倾不斜不偏为正。正者,人与物之美称;正者,天地大千之致中和也。夫正,不生于天然,不得于随意,唯修者能趋正、近正而方正。

生命之正为健康,生活之正为健旺,生存之正为健全,祛邪驱恶,积善行道,得大自在矣。

修残补缺是谓修补,修真养气所谓修养,修德行善乃谓修行,修元正本方为修正。夫修为术而正为道。身不修则疲惫,路不修则崎岖,车不修则残破,驾不修则覆倾。所以然者,圣人修而三省吾身,学人修而悬梁刺股,僧人修而斋戒苦行,艺人修而废寝忘食!是以趋正之途唯修正可望,近正之境为修正可抵,方正之间为修正可达。

事业之竟,路唯修正;财富之积,途需修为;挚情之获,利在修己;健康之身,首务修心。是以古人修身正心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夫无修无以为正,无修何以得荣华富贵,是修正达致中和者,得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为记。

他在文中对“修正”做了非常好的诠释。

因为姓修,所以我对“修”字的研究已久、研究也深。

据汉代《风俗通义·祀典》中说:在远古,水神共工的儿子叫“修”,是掌管道路的神,也称“道神”,又称“祖神”。按现代的理解就是主管道路和旅游之神。他性情温和,为人善良,深受天上人间的喜爱。因而,后人就把“修”字与完美、精进、整治结合在一起。

“修”字的本义就是“使完美,整治”。如《礼记·礼运》中的“义之修而礼之藏也”,又如《楚辞·九歌·湘君》中的“美要眇兮宜修”。

“正”字源于中医理论中的“祛邪扶正”和“修元正本”,这里的“正”是健康。“正”作为形容词来讲,是“不偏斜、平正、正直、正派、正当、合适”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