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修正哲学 卓越人生的王者智慧(13)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如《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平心持正”,又如《论语·子路》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正”作为动词来讲,就是“整理、端正、整治、匡正”之意,如《全义县复北门记》中的“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又如“正本清源”,意思是从根本上加以整治、清理,表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正”作为名词来讲,就是“道理、规律”之意,如《后汉书·张衡传》中的“妙尽璇机之正”。

把“修”与“正”组合在一起,有以下四种含义。

其一是“遵行正道”。如《汉书·贾山传》中的“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又如《汉书·辛庆忌传》中的“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

其二是“指遵行正道的人”。如《荀子·修身》中的“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又如《汉书·贾山传》中的“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其三是“治理”。如《荀子·王霸》中的“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

其四是“改正,修改使正确”。如《晋书·乐志上》中的“勖既以新律造二舞,次更修正钟声”,又如《隋书·儒林传·房晖远》中的“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

修正哲学中的“修正”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是“遵行正道”,亦指“遵行正道的人”。

二是“修错,改正,修改使正确”。

杜克洛克斯说过:“反复地推断,无休止地修正,就能在科学上取得毋庸置疑的进步。”

梅塔斯塔齐奥说过:“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线微光,也常常能使航手找到北极星而修正他的航向。”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进一步地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

詹·拉·洛威尔甚至说过:“只有傻子和死人才不修正自己的观点。”

修是手段,正是目的。通过修的动作,把错误的变成正确的,叫修正。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理论,只有经过不断“修正”的理论才更有生命和力量。只有修与正的完美结合,才能演绎和改变人类的文明历史。

一个企业家不仅仅要懂得企业的科学管理,还必须要懂得企业的“哲学管理”。

企业的哲学管理,就是要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过分”和“不及”,找到最佳的“致中和”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对企业管理的“形而上”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和决策方式,就是“修正哲学”。

我以为,“修正哲学”是对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思考。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尽管“晋商”、“徽商”鼎盛一时,有着遍及全国的商铺、作坊,并都有极为严密的管理方法,有的甚至是很先进的,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所以,“洋管理”的理论大量充斥中国。像许多人一样,办企业之初,我也是捧着“洋管理”的那些书本来搞企业管理的。

没等我把“洋管理”的学问弄明白,我就看到许多把“洋管理”学得头头是道的人,最终还是把企业给办垮了,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终于悟出了一点道理,那就是毛泽东当年说过的:“马列主义一定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我认为,“洋管理”再好,也得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才是可行的,才会有用处。要不然,生搬硬套,照本宣科,那是会害死人的。

“洋管理”的那些书本,首先是外国人写给外国企业家看的,自然是适合人家的国情。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在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别。所以我认为,外国人拍手叫好的东西,未必在中国就能用得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