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修正哲学 卓越人生的王者智慧(14)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尽管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粗具规模。正因为如此,所以还有那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还有那么多的政府干预,各行各业还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东西,是外国管理学家连想都想不到,而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说“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就让许多外国学者和管理大师大伤脑筋!他们绝对解释不了,对一个国家的管理、一个企业的管理怎么可以“摸”着干?大家不要忘了,这句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的,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行为的总体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受到这句包含中国思维哲理的话的启发,促进了我对修正哲学的研究和发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就是“修正哲学”最形象的体现。

当初,我在刚刚办厂的时候,参照“洋管理”来搞管理,那是因为没有办法。但我要说明一点,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是有选择地来学,看准了才用的。现在,修正药业已经有了15年的生产和营销管理经验,我认为,是该拿出我们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时候了。

修正哲学是我在15年经营一个成功企业的实践中,根据一点一滴的经验和教训,逐渐发现和梳理出来的;修正哲学是充分总结了《周易》、《礼记·中庸》、中医哲学三大智慧本源基础上,融汇了儒家、道家的智慧精髓。可以说,它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迪,也来源于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深切感受,当然也有“中体西用”的观点,汲取了外国管理学的不少营养。我相信,只要一个企业家在管理企业的时候,能够时刻想到“修正哲学”,正确运用“修正哲学”,就可以管好一个企业。

拿一个企业来说,其生产程序、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等一切可以量化的部门,当然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因为它们都是“形而下”的“器”。我一向认为,对于“器”的管理必须是严格的、科学的。就拿一条生产线来说,你按错一个电钮,就可能造成大量的废品,不严格,怎么得了?不科学,怎么得了?

在一个企业里,不光是有生产线,不光是有账本和电脑,还有大量的需要用头脑去思考的问题。比如,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线?规定什么样的企业制度?选择什么品种进入市场?包括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方向等等一些无法量化的问题,你这样做是不是“过分”,那样做是不是“不及”?这些大量、复杂的属于企业“形而上”的问题,就需要你用“修正哲学”的思想来全盘思考了。

修正哲学就是凌驾于企业具体管理之上的“形而上”,也就是企业的“道”。

诚然,一个企业家,作为决策者,最大的希望就是及时提出最正确、最稳妥的答案。可是,我们必须知道,最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个,而谬误却有千个万个。假如我们用一个时钟来打比方,应当说,最为正确的地方只有在12点的地方,其余的大片地方,不是“不及”的错误,就是“过分”的错误。因为没有谁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正确的位置,所以,你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会在过分和不及的错误之中徘徊。我说过,修正哲学就是想告诉所有的企业家,你时刻都会是错的。

企业家要找到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位,就必须时刻修正自己,即君子必须“终日乾乾”。

有关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论浩如烟海,就算你“皓首穷经”也读不完。但要是归纳起来,不外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所以,把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统统简而化之为“仁、义、礼、智、信”五字,就能概括了。可现在,企业管理的书真的是多如牛毛,有一本书的书名叫《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还有一本叫《必知的48种管理思想》。我不相信,哪一个企业家能够读懂30部经济学经典;我也不太相信,谁能记得住48种管理思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