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能从侍应生身上学到什么?

说服力 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从与客户共进午餐,到与朋友和家人联络感情,餐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虽然与进餐对象的交流可以令您收获颇多,但还有一个人也能让您在就餐时学到东西,那个人整天都在研究如何赚更多外快,但却鲜有人去请教他们如何赚外快。

这个人就是餐馆侍应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如何增强说服力。例如,许多侍应生发现,如果客人点餐时每说一句话,他们能立刻重复一遍,那客人给的小费就会多不少。

然而,多数食客都有这样的经历,点餐完毕后,侍应生要么淡淡地应一句“好的”,要么干脆什么都不说就走了。显然,和他们相比,人们更喜欢积极点、会重复订单的侍应生,因为后者不会让人们担心自己点的奶酪三明治,送来时却变成了炸鸡汉堡。

瑞克·冯·巴伦(Rick van baaren)教授曾做过实验,发现只要侍应生能逐句复述客人的点餐,就能收到更多小费。不用多加解释,不用点头示意,不用说“好的”,只要复述一遍,就能创收!据一项调查显示,按上述方法复述客人点餐要求的侍应生,收到的小费比平时高出70%。

为什么模仿他人行为就能得到慷慨对待?也许这和我们潜意识里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关。事实上,谭雅·查坦德(Tanya Chartrand)和约翰·巴奇(John Bargh)教授认为,模仿他人行为能增进情感,并能巩固当事双方的关系。某个实验中,研究者安排两名人员作简短的接触。其中一人是研究助理,她要对另一人的行为照葫芦画瓢:如果另一人双臂交叉地坐着,还不时用脚轻敲地面,研究助理也要完全照抄。同时,另一套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助理不必模仿对方行为。

结果显示,实验对象更喜欢模仿自己行为的助理,并且认为与她的接触很愉快。同样,复述客人菜单的侍应生,也是由于喜欢原则(Liking Principle)得到更多小费的。所谓喜欢原则,就是指我们愿意帮自己喜欢的人,同时也愿意赞同他们的意见。

研究人员威廉姆·麦达克斯(william maddux)为验证该原则在另一个不同领域——‘谈判’中的效用,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认为谈判中的行为模仿不仅能让模仿者受益,对被模仿者也有好处。

某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工商管理硕士对谈判一方进行模仿(如果一方背靠在椅子上,他也要做出相同动作);另一组则不要求做出模仿行为。结果显示,前一组的谈判成功率高达67%,后一组只有可怜的12.5%。实验的其他数据还表明,模仿行为会增加信任感,而信任感会促使一方愿意披露细节,从而打破僵局,实现双赢。

或许您还有这样的经历:在和队员开会或与人谈判时,您发现自己和对方摆出了一样的动作。意识到这点后,多数人马上会调整为不同的姿势,因为他们觉得两人姿势相似令人不自在。但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行为相似能让双方受益,至少让您的成功不是以牺牲旁人为代价的。

行为模仿在其他场合也同样有效。假设您在销售或客服部工作,不管客户对您表达的是问题,还是投诉或订单意愿(如:您是说您想先订10单,等到5月份可能还会再订20单),您都可以通过复述他的话增加认同感。

前不久,我们曾应邀对某客服中心的电话录音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一些客服显然没有意识到复述他人意思的重要性。有一条电话录音是这样的:一位愤怒的顾客打进电话要求接经理,她对该公司的不守信十分生气。下面是客服与她的谈话。

“很抱歉让您苦恼了。”客服接线生回答。

“我不是苦恼,我是生气。”顾客提高了音量。

“是的,我能听出来您很烦恼。”

这次顾客大声嚷到:“烦恼?是烦恼吗?我不烦恼,我是生气!”

谈话很快上升为一场为表达意图而进行的争论,顾客为客服不承认她生气这一事实愤怒无比。其实,客服只要简单复述顾客的话,就不会弄成此番局面。

“很抱歉让您生气了。我们能为您做什么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如果我们希望与他人的关系能更融洽,也可以引此为鉴。

这篇文章有何启发呢?通过观察餐馆侍应生与顾客的相处之道,我们能学到很多。人们说模仿是最高形式的夸奖,但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模仿是说服他人的最好方法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