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遇见我的内在小孩(3)

亲爱的我,你好吗? 作者:《心探索》电子杂志


 

>> 陪伴自己的内在小孩

你试过养植物吗?你有没有见过一颗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过程?看着一株植物每时每刻的伸展、生发,你能体会到生命逐渐蕴发、壮大的力量。你到底是在乎过程还是在乎结果?如果没有对内在小孩的细心呵护,怎么会有今天这个成熟、柔韧、美丽的你?如果你并不关心这一时一刻的生长,那最后对你呈现出的不过是一株长成的植物,这其中错失了多少美妙的欣喜和发现呢?

你心里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你埋怨、沮丧,怎么遇到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父母?可是亲爱的,就像婴儿无法选择他的出生权,打翻的牛奶瓶又怎么能复原如初呢?受到的呵护不够,为什么不自己给自己多一些爱呢?

你可以试着练习自己做自己的内在父母,做每一件事,都是对自己爱的表达,哪怕是喝一瓶水、吃一餐饭。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过去,也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当你渐渐懂得“爱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这个道理以后,你才会真正强大起来。双脚有力地扎根在大地上,从土壤中吸取的能量才能让你茁壮成长,开出耀眼绚丽的花。

高兴的你、悲伤的你、愤怒的你、狂放的你、纯真的你……你困惑了,到底哪一个内在小孩才是你?每一个都是你,但每一个也都不是全部的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性格中这些众多的内在小孩,都是次人格,且它们皆应统一于一个整体的“我”之下。一种看法是,人会有问题,是因为过于认同或过于忽视某一或某些次人格,同时缺乏整合各种次人格的能力。

这些内在小孩在你的心中冲突、辩驳、隔膜,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对话、沟通。试着从新的高度来看你的这些内在小孩(次人格),给他们一个交流的机会,去认真倾听每一个的心声,组织协调好每一个的需求,整合出一个圆满、和谐、自足的你。

在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地方,找一个你感觉舒服的姿势,自然放松。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从头部开始,渐渐放松身体和心情。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一条宽阔的大路上,天气很好,鸟语花香,万物沐浴在暖和的阳光中。走着走着,你有点儿热了,那就把外套脱掉吧。是不是觉得凉爽了些?也更轻松了些?继续走着,当你感觉到热,可以再脱一件衣服。

慢慢回到你的童年,看看那时候是几岁?试着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这个小孩的状态如何?开心不开心?穿什么衣服?在想什么?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往下走,直到回到蹒跚学步的幼儿时期,投入妈妈的怀抱。给我们的内在小孩爱和滋养,让他可以快乐、安全地表达自己,拥抱他、亲吻他、赞美他吧。

>> 给自己的信

每个大人身体里面都住了一个小孩,不管你是8岁、15岁、28岁,还是80岁,他/她一直都在。

这个小孩,他/她有时候快乐、调皮、甚至恶作剧,有时候却是敏感、脆弱、依赖、恐惧,你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份心情,他/她都有感应,也都有记忆。

他/她是你的影子和陪伴者,是你的过去、现在,也是你的未来,是最赤裸和真实的自己。

也许他/她受伤了,也许他/她害怕了,也许他/她一直感觉孤独,他/她需要被听见、被看见,他/她需要你的爱。他/她是你心中的伤痛,也是你无比的快乐,他/她是你难忘的瞬间,也是你经历的奇迹。

你看见过他/她的模样吗,你和他/她说过话吗,你知道他/她的心情和感受吗?

嗨,亲爱的小孩,你今天还好吗?早晨醒来有没有伸个美美的懒腰?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吧。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就先从这封信开始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