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玩心理游戏的我们(2)

亲爱的我,你好吗? 作者:《心探索》电子杂志


 

>> 游戏背后的心理剧本

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孩童”,这个“孩童”的情感、思考、行为、谈吐等反应正是一个人对自己儿时所见所闻的记录。由于儿童在早期还不具备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遇到事情时多表现出自发的情绪和行为,容易感情用事、任性、自我中心,相反,便会自卑懦弱、屈从于人。而在成人生活中,当这个“自卑懦弱、屈从于人”的“孩童”占主导地位时,我们就会漠视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求,感到软弱无助、不知所措,从而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受害者的状态)。

心理学家相信,在每个人生命的最早期,在我们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对最初的生活经验会做出一个最基本的决定(或选择),而以后的生活则以此为基础。就好像是在我们心里首先形成了某个“心理剧本”,以后的生活便按照“心理剧本”去演绎并且不断完善和加强这个剧本。而心理游戏则可以看做是这个“心理剧本”的一个缩影。

“心理剧本”可解释为“潜意识里的人生计划”,形成于我们生命的早期,是儿童透过与父母的“互动沟通”编写而成。不管这个剧本好坏与否,都是我们为适应童年环境、求取生存所展现的内在智慧。即使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也会继续这个儿时所订下的“计划”。现在,即使你发觉了自己在重复“不好”的行为模式,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还要不自觉地重演——因为你的“心理剧本”就是这样写的,所以也就不由自主这样做了!

但“心理剧本”并不总是很具体的,有时却是概括性的、抽象的,也不是唯一的,比如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我是受害者”的心理剧本时,他也可能还同时具备“迫害者”的心理剧本。但往往有某一个主导的“心理剧本”,人生的所有选择都会受这个剧本的影响。心理游戏的本质,可以看做是“心理剧本”在生活中的一种演绎,通过不断玩“心理游戏”来加强自己的心理剧本,坚定最初的生存信念,肯定最初确定的生命价值。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心理剧本”,其家庭成员如同演员,都是照某种既定的心理模式生活而不自知。孩子从家庭里首先得到一种自我身份认定,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必定出自一个事事失败的父母、代代落魄的家庭。而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教育出现严重的缺失,比如爱的缺失,产生很多的消极情绪,孩子便可能形成一个较笼统的心态:“没有人爱我,我是不好的。”那么他就容易玩“受害者”的心理游戏。

专家介绍:雷秀雅,女,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山口大学心理学博士,在日本有近十年的学习、研究与工作经历,有着丰富的心理咨询和研究实践经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