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水源地的变迁(2)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1928年冬,在当地驻军监督下,各地保甲长带领灾民“以工代赈”,开始修路,筑路工价为每平方丈“洋面”八斤。1929年5月,老河口至石花街段建成通车。当年秋冬之交,草店至均县县城段正在施工时,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战争爆发,战事直接影响到均县一带,工人、民夫纷纷逃亡,老白公路草均段施工即告中止。1930年后施工时断时续,由于国内战事频仍,筑路主要为军事应急,公路多因陋就简,傍山沿沟(河)而行。1930年夏,秦巴山区暴雨成灾,山洪暴发,老白公路大部路基及桥、涵毁于洪水。以后,虽多次修复,但屡修屡毁,公路时断时通。

1932年11月2日,国民政府召集鄂、豫、皖、赣、苏、浙、湘七省在湖北武汉召开公路会议,决定修建洛阳至韶关公路。洛韶公路全程1781公里,由洛阳经湖北孟楼、老河口,经襄阳、沙市、公安,抵湖南澧县,南下至广东韶关。老白公路被列为洛(阳)韶(关)公路干线的鄂北支线。当时正逢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撤离,经随县、枣阳进入郧阳山区,再经陕西,翻越大巴山进入四川。国民党当局为“剿共”,防止红四方面军通过郧阳山区再返鄂豫皖边区,决定“迅速修筑老白公路”。时任湖北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李国钧以“加强鄂北防务、谋求军事行动方便”为由,提出“从速修筑老白公路”,并提请“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批准。1933年元月,国民党鄂豫皖三省剿共司令部电令湖北省建设厅:“利用农隙时间随测随修,从速办理。”

蒋介石急需从湖北运送中央军进入陕西,既控制陕西地方实力派,又可追剿红军,1933年3月,他电令湖北省建设厅:

限期6月底以前 全线完成通车,否则以因循不力论罪。

在蒋介石的压力下,湖北省建设厅转令光化、谷城、均县、郧县等各县政府:

克日征工修筑。

同年12月,国民政府再次迫令湖北省建设厅积极督办:

以工代赈,迅速修通此路。

山区修路本来就异常艰难,再加上钱粮不继,动作快了做不到,动作慢了蒋介石不答应,时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李范一万般无奈,只得求助于军队。1934年3月8日,他在《奉委员长蒋电限期完成指定各公路恳转函绥署电饬部队迅速将草店、郧阳及由十堰至白河路基筑成》函中说:

拟恳钧府函请驻鄂绥靖公署,迅以分电沿路驻军,依照本厅所测路线及工程标准,担任修筑,限期完成。 奉委员长手令:关于部队修筑公路给赏办法,系平路每10里给洋1000元,山路每10里给洋1500元,最慢亦系每半月修筑10里,能加速者,照所定之期为标准,按百分率增赏。

至此,老白公路干支线分三线(老河口到均县、十堰到郧阳、十堰到白河)九段同时开工。路基工程由军队和各县征集的民工分段负责;所有土石方开挖、桥涵及驳岸等工程由湖南利济公司及湖北袁诚记公司承包。

在蒋介石的高压下,1935年3月,老白公路干支各段全线通车。4月23日,湖北省建设厅对老白公路进行全面验收。验收资料颇细,为重要的史料,特撮要于下:

全线桥梁114座,均为永久式石礅木面桥和临时木桥;涵洞105道;修筑驳岸(堤路)1813 53米;渡口有老河口、黄龙滩、板桥河、羊尾山四处;渡船五艘,除老河口渡口两艘外,其余各渡口均为一艘;路基宽度:平缓地段为7米,傍山处为5至6米,山势险峻处最窄只有3至4米。全线工程计总耗资1334184 54元。“三省剿共总司令部”承付40%,全国经济委员会承付40%,其余部分由湖北省自行承担。

山大路险,人力施工,再加上时间紧迫,如此赶抢出来的工程,质量可想而知。公路通车仅数月,1935年夏秋之际,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滚滚洪流将刚建成的老白公路冲了个七零八落。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陕甘宁地区,蒋介石急需这条公路赶运部队到西北“剿共”前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