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水源地的变迁(4)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1938年3月,正是台儿庄战役的关键时刻,为保证老白公路战略通道畅通,国民政府交通部特发“公路字第253号”函:

查该路关系重要,所有路基,桥涵、渡口应即要改善,一律加强,以利军动。饬迅速办理。

1938年6月4日,徐州会战溃败之际,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出电报:

湖北省政府何主席鉴:查修建老白公路路面所需公款,兹准由本会补助30万元,不敷之数本省自筹 派员赶速修筑为要。

6月17日,黄河决堤后,为达成军事部署,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电湖北省政府,要求对老白公路:

应星夜赶筑,限7月完成。

6月24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再次来电:

襄十路段以军事关系,大部自动破坏。刻修筑临时便桥、便道,军事上运输重要,责任甚大,由湖北省建设厅加派一精干工程师,负该路养路责任,并与沿路政府协商征工抢修,以克服“军运载重车难能通行,危险甚虑”之忧。

1938年11月,李宗仁率部移驻老河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及湖北省府鄂北行署一起搬迁到均县。如此多的军事和政府机构来到,均县成了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政冶、军事、交通的枢纽,连接前线和后方的老白公路的负担更重了。

1940年6月,日寇发动突击,长江水道桥头堡宜昌沦陷。这意味着日军切断了自长江进出川的水道,由此一来,老白公路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南阳、邓县、淅川、均县、房县成了抗战前线的堡垒和通往后方的屏障。但这个堡垒并不坚固,1943年12月,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驻守河南的汤恩伯望风而逃,日寇西面进逼潼关,南面攻取南阳、襄阳,老河口沦陷,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率部退驻郧县黄龙滩,湖北西北部大门洞开。老河口距均县不足百里,老河口陷落,均县岌岌可危。为截断老白公路,日军飞机开始对谷城、均县、竹山、竹溪等老白公路沿线县城进行轰炸。当地驻军与百姓已成惊弓之鸟。所幸此时太平洋战场日益吃紧,日军主力大批南调,中国战场战线太长,剩余日寇已无力再发动进攻,国内抗日战场进入僵持局面。

1945年3月,已经陷入全面失败的日军再做垂死挣扎,为破坏地处豫西、鄂西北的中国后方空军基地,切断中国大后方与前线的运输通道,日军大本营决定对豫西、鄂西北发动进攻。占领老河口飞机场和切断老白公路军事交通枢纽是日军这次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

老河口位于汉水东岸,抗战时期是鄂北、豫西、陕南的重要陆上交通,也是老白公路的起点。老河口向东北方向经邓县、南阳、驻马店、许昌、郾城可直达豫东、皖北、苏北、鲁南等敌后战场。中国的军队、后勤物资从四川大后方通过老白公路向上述战场调拨,走的就是这条交通线,这是通向敌后战场的生命线。由老河口向西北经内乡、西峡、商南、丹凤、商县、蓝田可通西安。向东则可直达枣阳、武汉。除了地面交通外,中美联合空军在老河口设有一座飞机场,是对日军发动攻击的前线机场之一。攻占老河口既能消灭中美空军的前线机场,也能切断老白军事交通枢纽。

日军的计划是由驻郑州的12军担任主攻,从鲁山、舞阳、沙河店一线急袭突破中国守军阵地,迅速攻至西峡、老河口一线;第39师团由荆门向北沿汉水以西攻占襄阳、樊城、谷城,从东南面进攻老河口;第一军派出一部由黄河以南的陕县出击,从西北面威胁老河口。

国民政府称此次战役为豫西鄂北会战。蒋介石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要求是:“掩护机场,巩固川陕之门户”。中国军队参加会战的部队有:第一战区10个军25个师,第五战区9个军20多个师,第十战区1个军6个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