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水源地的变迁(5)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日军于3月22日发动进攻,日军110师团由内乡、西峡攻向淅川。115师团一部直扑老河口,另一部攻向老河口西北约45公里的李官桥、均县一带,以控制汉水上游地区。骑兵第4旅团进攻老河口飞机场。战斗打响不久,日军便来了一个“黑虎掏心”,企图通过特战部队长途奔袭,一锅端掉设在均县草店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没想到由此在均县的土地上演出了一场上千民众自发地追杀鬼子的活剧。

3月29日凌晨,日军第12军军部电令进攻老河口机场的骑兵第4旅团旅团长藤田茂组织一支“特别挺进队”,向老河口西北50公里处的均县草店镇突进,奇袭并歼灭设在这里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日军骑兵第4旅团第26联队第二中队中队长樱井元彦奉命率骑兵30余人化装成中国军人立即出发,30日下午,樱井元彦部到达草店附近。一路上,看到附近驻扎了很多中国军队,樱井决定到晚上再发动突袭,于是他带领部队潜入山边的一个小村庄,想先在这里隐藏起来。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扎在草店,李宗仁等大批高级将领都在这里指挥前线战事。长官部周边也有一些警卫部队,老白公路经常有军队调动,周边的村子里经常有中国军队驻防,当地的百姓见到中国军队已经习以为常,经常和当兵的拉拉家常。现在看到来了一支骑兵部队,村里的村长赶紧过去打招呼,问需不需要安排休息的地方,村里的几个孩子也凑过去。谁知这些人不理他,一个个哑巴一样都不说话。村长觉得奇怪,他再多说几句,这些军人却一个个躲躲闪闪,不和他打照面,一个和他说话的人中国话说得结结巴巴很不通顺,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这位村长一下子警觉了:这帮军人不像中国人,不像中国人为什么又穿着中国军人的衣服呢?

由于地处抗战前线,当地的村子都组织了“抗日自卫团”,这位村长立即转身想去召集“抗日自卫团”的人,由于他动作仓促,日军发现露了马脚,立即向他开枪,枪声一响,村子里顿时炸了营。群众有的跑去向周围的驻军报告,有的敲锣高呼有日本鬼子。听说有日本鬼子到家门口来了,周围村庄的抗日自卫团和群众都抄起家伙杀来。据史料记载,赶来的百姓有近千人之多。周围的驻军也围了过来。

日军原打算偷袭,没想到在警觉的中国军民面前一下子露了马脚。日军不过30多人,在潮水般涌来的中国军民面前,樱井只有决定撤退。日军利用夜暗拼命狂奔,一路上不断遭到截击,死伤大半,最后仅剩下十余人逃回原出发地。这是均县人民群众自发地也是唯一一次在均县境内打击日本侵略军。这次战斗的意义特别重大,如果让日军偷袭得手,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遭到的损失就不堪设想。这也是均县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一次重大贡献。

偷袭第五战区司令部未能得手,日军遂展开正面猛攻。3月27日日军占领襄阳,3月28日占领樊城,3月30日占领南阳,4月1日占领淅川,激战一周后,4月8日,攻占老河口。但此时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大批中国军队源源不断地赶到,日军无法守住既占地域,不得不逐步退回原出发地。

豫西鄂北会战4个月后,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那些日子,中国军队的军车、炮车,军队眷属车组成的车队日夜行驶在老白公路上,成为一条不见首尾的汽车长龙,据当地百姓说,这是他们见过最多汽车的一次。老白公路本是一条等级较低的土基砂石公路,本来基础就很差,现在成为前方通往后方唯一通道,交通流量越来越大,来往车辆太多,远远超过公路的负荷。车辆运行“昼夜不停,路面上层的沙泥小石,磨蚀净尽,底层大石裸露,峥嵘排列”,很多车的轮胎经不起石头的剧烈摩擦而爆胎。道路本来就窄,车辆爆胎造成车辆拥堵,由于担心日军飞机轰炸,只要车队一堵,任何飞机的轰鸣和枪炮的炸响都会引起人群的骚乱。为了保持这条战略公路的畅通,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财政部仍旧再次拨款30万元维修老白公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