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所理解的策划(6)

策划旋风 作者:王志纲


今天真正是越往后走,这些预留的管线和无形资产发挥的作用越大,现在甚至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地方拉碧桂园去开发,并许愿说只要象征性地给点地价,就可以得到大片土地,因为广东人都知道只要碧桂园的牌子往那里一插,市场就是他的,就可以很容易借来钱,就可以再开发一个项目,这就是无形资产的巨大作用。

但是伴随着碧桂园成功以后,人们又提出一个问题:碧桂园这种成功的案例、现象,只能是在广东,只能是在珠江三角洲这种富庶的地方。那么,碧桂园的成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要确认它具有必然性,就得具有移植性,即这套策划理论和实践在其他地方也可能成功。这就涉及到对策划的检验了。当然我反复强调一个观点,策划不是万能的,策划家如同诸葛亮所扮演的角色,而像诸葛亮这样的超级智者,也会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哀叹。

原因在哪里呢?

是因为他扶得起刘备,但绝对扶不起阿斗。策划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很重要,但从根本上说他只是辅佐力量。但是,话虽这么说,挑战我们仍得应对。

策划要把握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997年3月,从沂蒙革命老区来了几个山东人,也没有和我们事先约定,就匆匆忙忙从山东飞过来,说是要和我见面,请我到山东去。

当时我正好要出差到鞍钢去,那边有急事,我就让助手告诉他们千万不要来,来了也见不到我。但他们一定要来,而且就来了。他们对我的助手说,如果不能长谈的话,王老师坐哪一趟飞机,我们倒过头来也买那一趟飞机,坐在飞机上跟王老师见两个钟头也行。山东人这种精神实在令人佩服。

上飞机前的空当,在广州机场的一个咖啡厅里我们见了面。他们的话题非常简单,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在山东搞一个“碧桂园”,而且要超过广东碧桂园。我听了后觉得很好笑,就说不可能吧,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临沂在我的概念里面是一个革命老区,不可能像广东珠江三角洲有厚实的经济土壤,山东的市场经济发育非常有限;另外,我看他们几个人其貌不扬、土里巴叽,便对他们的操作能力表示怀疑。

当时就想婉言谢绝,但是这些山东人很厉害,死活不放,最后我没办法就答应去看一看。过了半个月我就去了,到临沂调查了3天以后,我的观点变了,革命老区的贫困不是那么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第一,我发现临沂跟我的想象有很大的差别,其潜在市场是存在的。

有几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它正好是在京沪线的一个要冲、枢纽点上,而且正在修建的一条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也通过这个地方,交通很便利;第二个优势,它居然有号称中国第三大的小商品集贸市场,一年的零售额是300亿~400亿元,有很多温州人在那里,还搞了个温州城;第三个优势,它的周边有很多专业县,如苍山生产蒜苗,郯城生产白果,上海人所吃的蔬菜多是他们供应的,如果下大雨,他们的菜两三天过不来,上海的菜价可能就要暴涨。

更重要的是,临沂这个地方对教育很重视,父母望子成龙的渴望可以说在中国是超常的。这种超常使得他们刚刚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就可能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这和南方市场不太一样。由于周边方圆几百公里以内没有一家这样的学校,特别是市场化的学校,它有可能获得一种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

尽管市场比较薄,但是由于控制的幅度比较大,若策划运作得好,也是有市场的。

其次,我的自信还来自这样一个支撑,就是对山东文化的把握。山东是一个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政治意识极强的地方。这种背景形成山东文化非常特殊的一点:算政治账大于算经济账。那么,究竟政治和经济怎么转换,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那个地方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这个项目位于山东临沂市旁边的罗庄区,在座的各位如果对山东有点了解的话,可能会知道这个罗庄。

这个庄在山东的名气很大,被称为“山东第一区”。为什么?因为出了一个区委书记叫李桂祥,是“十四大”的代表,他推出了一个模范叫王廷江。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很有名气。在中国有句话叫做“广东靠南洋,北京靠中央,山东靠老乡”,山东人“跑部前进”的能力非常强,这个书记凭着他的特殊的本领居然拿到了一个开发区的项目,在罗庄镇搞了一个规模宏伟的开发区。但搞了两三年,招商收效一直不大。书记很着急,于是就称谁能把这个地方给搅和起来,要什么政策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全力配合。这就是政策优势、政治优势了。对方这个开发商在其他地方算不了什么,但在临沂可是头号种子选手,是搞房地产开发的。我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

大智慧指什么呢?这个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他只抓根本,不考虑具体过程;第二,看准的东西他绝对风吹雨打不悔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