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所理解的策划(10)

策划旋风 作者:王志纲


要回承办权以后,云南省从烟草行业和其他方面拿了近十五个亿来启动这个项目,又投入三十多亿进行机场的改造。这个项目操作了将近一年以后,就出现了问题,操作不动。后来,我把操作者的思维和观念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做广告就成立一个广告公司,施工就成立一个工程公司,然后雁过拔毛,先吃一口再发包给别人;第二句是“一种建场馆的思维”,成天就是要钱盖场馆;

第三句是“根本没有任何市场拓展意识”,而且这种传统的做法,根本就不可能营造出市场板块;第四句是“没有考虑到长远的效益”,只考虑如何开会,至于世博会过后会给云南带来什么,没有“预留管线”。

在这种情况下,李岚清去检查工作,表示不满意,提了一大堆的意见,结果就把老班子撤掉了,换了一个比较有朝气的班子。策划的前提:必须承认策划的价值新班子成立第二天就派了一个代表,作为世博局经营工作的负责人,36岁,年轻有为,到深圳来找我,希望我们能介入这个项目的策划和操作。当我听他把情况介绍完以后,就觉得这是非常大的一件事,而且正是一次检验策划科学的最好机会。以前我们在产品营销策划、项目策划、企业发展战略策划方面做了不少事情,但是我这个人非常不喜欢重复施工,愿意迎接更新、更难的挑战。我觉得作为一个省政府来承办如此大的国家项目,而我通过策划的介入能够为中国做点事,其意义是非比寻常的。所以当时我就表示三点:第一点,很有挑战性,很有意思,很有兴趣。第二点,我很担心。可惜你不是云南省省长,如果你有决定权,通过这种沟通我便有了信心,但你只是一个传言的人,中国官场我太了解了,有的时候,“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急了也没用。因此,请你回去把决策者的思想搞清楚。

第三点,要合作就要签一个商业合同,确定我们的费用,这个钱与我们从前所接项目相比是不多的,但是说出来会吓你们一跳,因为我知道云南的情况。

等我把价格讲完以后,他沉默了3分钟,然后说,其实说白了,王老师你们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个数,也许还要高,我能理解。但我们后面的老同志就理解不了,他们可以在工程里给承建商上千万、上亿的赢利,但要他们用这笔钱来买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主意),他们便可能认为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我说,必须把这个商业条件拿回去给你们最高领导讲,如果他们同意了这个条件,说明有诚意,我们就合作;如果理解不了,我们也不勉强,没办法,你再有良好的愿望也是不行的,用学雷锋的方式我帮不了你们,你们也做不成事的。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则办。

他表示,虽然他只是一个传言的人,但他将会是一个最优秀的通信员;他听得懂,就可以通过他的语言来说服自己的领导。然后让我给他10天的时间。10天以后,云南方面传来信息,他们同意了,但具体的话没讲,只希望我们尽快派人过去签合同。到了云南以后,我发现合同中有一个有趣的条件:食宿自理。

我对此表示理解,就像是我请你吃饭,但是你自带酒水。可能这是同很多老同志妥协的结果,大概是说大的方面都给他们了,他们来了,住宿吃饭总不能再由我们接待吧,自己想办法吧。

尽管这是个很不近人情的决定,但是我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就把合同签了。当我们的策划方案博得了云南省上下一致的赞同以后,我和这个领导成了朋友,他把其中许多苦衷告诉了我。他说,“你知道吗?我从深圳回来以后,就展开了上下游说,很多人理解不了,最后我发火了,不管怎么样我也是个副局长,也是厅级干部,我要请一个人过来救这个难,却连这点权力都没有,那我就不能干了。”

可以说就在这种情况下,管事的人才勉强同意。所以他的心里面一直是顶着压力,七上八下的,后来我们的策划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评价,他又跟我讲,现在情势倒过来了,所有当初反对的人,都转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好像什么都需要策划。策划的基础:把握宏观、中观、微观我先派了自己的几个助手到昆明待了十多天,后来我亲自去了云南,我去的第一天把云南的整个情况了解了一下。

首先是微观,关于世博会;第二是中观,关于昆明市;第三就是宏观,在目前这个状态下,云南省的整个经济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态势上。这些是我们在区域策划上经常强调的定位。经过一番了解,我发现云南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正处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云南省经过了十多年烟草业的积累,仅香烟就给云南省创造了上千亿元的财政收入,这是一笔非常雄厚的资产。凭着这个资产,云南运作了很多大事情:

第一,修了8个机场,这在中国是罕见的,没有哪一个省有那么多机场;

第二,从昆明到广西出海口的铁路,1999年修通。在此基础上云南还出现了两个有趣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云南省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已呼之欲出,旅游产业作为中国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方兴未艾,其潜力是不可小看的。

那么在未来的竞争里面,哪一个省能在这个板块里面率先脱颖而出,这个省就可以获得一种超额利润的回报;

第二个方面,云南知道香烟产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因此,他们希望借助手中雄厚的资金进行二次创业,着眼点便是旅游产业和生物绿色产业。但这两个事情唱了两三年一直没找到突破点,在一种本能的冲动下面,他们才想到了要把世博会争办下来,想通过世博会来让世界了解云南。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缺陷。我经常讲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再好的原材料,没有一流厨师的烹调,最后炒出菜来让人无法下咽。在目前中国面临重大转型的大形势下面,如何对自身进行定位、扬长避短,通过这个项目的成功把云南省推向全中国、推向世界,从而为其二次创业寻找一个真正的起飞平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