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所理解的策划(13)

策划旋风 作者:王志纲


这个时候,以北京为主加周围京津唐地区有两三千万人口,加上旅游的、流动的客流,都将参加这个节日。中央领导借此国泰民安之际,也会与民同乐。这个时候所有中央的新闻单位,不用你去请,全部变成你的义务报道者,这种宣传效果比你投多少广告费效果都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搅和起媒体,通过北京这个超级转播器,把信息传播到全中国、全世界。

宣传的大声势做开以后,同时开展两个工作,第一个工作是拍卖招商,这个时候你就不用捧着金碗讨饭,而是坐在家里收钱,所有的广告代理商,所有报纸的海外部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界都会非常感兴趣。

你甚至可以在报纸上面这样说:这次在北京所表现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你们真感兴趣,那么好戏还在后头,1999年请到昆明来,那个时候我们给你们展现的才是真正的姹紫嫣红的大花园。第二个工作,就是整合云南相关的资源。策划要整合相关资源第二项工作,我为云南全省考虑的是什么呢?要做一套配菜而不是单独的一个菜。因为,如果你要叫一个单独的旅游者或一个旅行团专门去看一个园艺展,可能还不足以征服他们,但是你可以把你新的旅游项目推出来,一个是丽江的玉龙雪山,还有一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全世界都非常感兴趣的一条新的旅游线“香格里拉”,届时把这两条线推出来,把世博会当做一个“红烧鲍鱼”大菜,把其他的旅游热线当做这个大菜的配菜,通过对旅游项目的组合、经营权的拍卖,又可以有可观的收入。当然这里还有很多事情,我今天就不谈它了。

这个方案出来以前,世博局一个老领导曾在我面前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叫策划,这个玩意到底怎么回事?我本来不想干这个活,我快到退休年龄了,我是支边才来到云南的,在这边已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不想多事,我的任务就是要把场馆盖好,盖不好的话唯我是问,至于其他的跟我没关系。”

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为传统性的干部,他兢兢业业没的说,他的思维就是考虑硬的东西,但是对一个新的年轻的干部来说的话,可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方案出来以后,给世博局领导看,结果少壮派欢呼雀跃,老同志如坠云雾,听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什么文化板块、什么策划、什么反弹琵琶,这些新概念,原来都没听说过,所以就不好表态,就请主管省长来听这个报告。我同云南这个省长的会面非常有意思,讲了3个小时。

我在见面以前就问过他们,我同你们领导讲真话还是讲假话,还是留点面子?他们说讲真话,他最喜欢听真话,你讲吧,没事的。

我说那就讲真话。策划者要敢讲真话后来见了这个副省长以后,我说今天有幸坐在这个地方,就世博会的前途和命运探讨我们的方案,在谈这个方案之前,我先谈我的观点。我认为,如果按照原有的思路走,结果是4句话16个字。省长问是哪4句话16个字?我说,第一句话是“劳民伤财”,第二句话是“怨声载道”,第三句话是“互相推诿”,第四句话是“文过饰非”。

他问我怎么解释这4句话。

我说非常简单,按照这个思路去走,现在说是15个亿,可能到时候15个亿都打不住,最后省委书记、省长就会号召全省人民讲政治,然后再让所有这些厂家再出钱,说是不要丢了云南人的脸,先把场馆盖好,这就是劳民伤财。第二,盖完以后散会就散会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老百姓并没有看到世博会对人们的生活有何促进,然后怨声载道。第三,官场上互相推诿,前任的省委书记、省长就会说,我们好不容易争了一个好项目到云南,他们却给搞砸了;新的省委书记、省长也会倒过来说,是你们好大喜功,要了个难啃的项目,让我们来擦屁股。

但最后向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代的时候,这个结论就是: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我们做了几件事,然后成功,这就是文过饰非。我再说一个例子,我向你汇报的前三天,有个烟草大王就告诉世博局的有关领导,他说:“我捐这8个亿,算我倒霉了,你们说不会白要,有回报,其实我根本不指望,你们也不要给我什么回报,不要再摊派就够了。”这个省长非常了不得,他听了以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愿闻其详”,问我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