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所理解的策划(14)

策划旋风 作者:王志纲


后来我把这个新思路讲完以后,他马上蹦起来了,说我今天晚上就把这个报告送到省委书记手里,他说这不是简单的世博会,是云南省能不能第二次起飞的关键契机,根本不是个“灾难”,而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后来当然是皆大欢喜了。世博局的领导终于真正地理解了策划的作用。后来,他们又传真一个材料给我,是云南省委书记的批示,他全盘接受了这个方案,认为基本构思可行,可否把它当成塑造整个云南的形象工程,把全省人民都动员起来。也就是说,这已不是简单的世博会了,而是云南二次创业上台阶的起飞平台和历史契机,现在云南省就要动员起来了。后来,他们给我打电话,说下阶段可能要开一个常委扩大会议,希望我再去,到常委扩大会议上讲一讲。讲这个案例是什么意思呢?它说明,策划不仅仅是人们所理解的狭隘的营销策划、广告策划、CI策划(这些当然也非常重要),策划的外延还可以延伸更广泛、内涵还可以更深刻,不仅是项目策划、营销策划、企业发展战略策划,甚至在区域经济的策划方面它也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刚才讲的几个例子。

那么我把这几个例子讲完以后,大家对策划的理解可能会广泛些。第四个案例一个好品牌须有一个叫得响的名字除了我刚才说的重大策划案例以外,我们现在也做了不少局部的策划。河南有一家生产酱油的企业老板,千里迢迢跑到广州来找我。像很多河南人给我的感觉一样,老板很敦厚、很真诚。他说他投资六七千万元建起了河南最大的一个酱油厂,技术是日本的,设备是台湾地区的,酱油在中国是一流的,可谓万事俱备,但下一步推向市场应该怎么做,他心里没有底。被他的真情所感动,我去了河南,到了厂里后感受很深。老板原来是一个政府官员,下海后,作为一个企业家,他的思维基本上还是一种生产思维,也就是他穷其所有,全部投入到生产上去,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只有硬件设备才是财富,除此以外的诸如怎么做市场、做品牌等,他根本没有考虑过。因此,当我去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他弹尽粮绝了。但是工厂已经盖好,产品马上出来,产品质量果然没说的。

但是叫什么品牌、怎么推广他根本不知道。今日的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品牌时代,如果一个企业要推出一个新产品的话,关键是怎么树立自己的品牌,怎么让市场认可这个品牌。有了这些以后,然后下订单。

加工和生产的地方有的是,对进行加工和生产的车间和工厂进行有效的监控就行了。在南方已经表现出了这种情况——借腹生子。

但是事情已经进行到这个地步了,只好“亡羊补牢”,花很多时间为他补这一课。这就涉及到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的问题,这个产品究竟叫什么名字,怎么推广等。

把这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客观主观条件弄清楚以后,我们就为它确定了一个发展战略。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四川原来是个人口大户,今天一分为二,分出了重庆以后,可以说今天中国的人口大户是河南,也是一个很大的酱油消费市场。作为战略第一步是怎么在河南打响,怎么在中原打响。既然定位是河南,是中原,那么下一步即将推出来的品牌,就涉及到要从河南文化层面来考虑了。

当时对整个客观情况摸完以后,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问题,怎么画龙点睛,就是说,这个酱油究竟叫什么名字。我想了很多,还是想不出来,后来我找了一帮学者文人来一起座谈。

当时我悬赏说,如果谁能给我想出一个关于酱油的名字,我接受了它以后,送两万元以上的重奖。

这帮秀才听到以后,一个个摩拳擦掌,以为想个名字是很容易的,都想拿到这个奖金。

我说这个名字怎么取必须考虑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酱油这种原来最普通、最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到了确认品牌的时候了。大家可能没注意到,中国的酱油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当我们小时候打酱油,父母让我们拿着一个空瓶子,到街上张阿妈、李阿婆家里,散装的一斤多少钱,就是贫困时候的消费水平。到了后来,有了地域品牌。

走亲访友时要带上土特产,从江苏来的,可能送上两瓶镇江酱油;从山西来的,可能送来两瓶山西醋。这就是说,在中国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但还只是地域品牌,而不是产品品牌,更不是企业品牌。在这种情况下面,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所有设在山西、镇江的厂家,都可以无偿利用。就像一个油田一样,谁都在采集它。在商业化社会里,采多了会出现副效应,鱼龙混杂,这个品牌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尽管在一些高科技附加值的领域,比如电器、电脑,已很看重名牌,但在一些大众消费品方面,这种意识刚刚萌芽,正好处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临界点。

这个临界点是什么呢?就是企业品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