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情商胜过高智商》第四章(2)

高情商胜过高智商 作者:赵霞莉


3 . 变成孩子,再来表达你的爱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是了解孩子的情绪的,也是爱孩子的。可是,为什么有些父母的做法,却让孩子们难以感受到他们的理解和爱呢?

专家认为,这是由孩子与父母对爱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差异而引起的。

父母通常会这样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所有管教行为都是出于爱,因此常常不重视表达这些爱的方式;而孩子由于年纪小,通常无法体会父母的用心,因此往往更加看重父母的表达方式。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理解与爱呢?

父母向孩子表达理解与爱的最好方式,便是抛弃居高临下的家长作风,将自己也变成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美国布林莫尔学院的哈丽雅特博士曾经指出,每位家长都应准备这样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

① 每天对您的孩子说一遍“我爱你”;② 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您对孩子的爱意;③ 关心孩子的行踪,注意他们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回来;④ 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⑤ 注意到孩子的每一个小小进步;⑥ 询问孩子对您有什么意见;⑦ 耐心且彻底地回答您的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⑧ 可委以适当的重任在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⑨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⑩ 尊重孩子的人格。

哈丽雅特博士还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三条表达理解与爱的规则:

第一,留出时间陪伴孩子家长们每天至少需要留出15 分钟与孩子一起度过:坐在地板上与初学走路的宝宝一块儿玩;或陪您在幼儿园上学的孩子玩堆积木等游戏;或与您那上小学的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其他的业余爱好;或陪同更大年龄的孩子外出买书、买音乐唱片…… 把自己变为孩子的朋友,与他们一同学习,一起玩乐,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对您敞开心扉,达到交流感情的目的。

第二,注重语言的魔力相同的目的,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当孩子回到家时怒气冲冲地告诉您:“今天老师对我大吼!我很恼火!”此时,您不要不问缘由,便立刻对孩子说:“你又犯什么错误了?”相反,您应该设法弄清楚这件事的真相。“老师对你大吼?是不是他已经无法忍受了呢?”

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后面一种方式往往会产生令人无法想象的魔力。当孩子听到后面那句话时,会感觉到自己正在被理解、被爱。孩子知道您站在他的那一边理解他、支持他后,便会愿意打开通往他内心深处的大门。而一旦获得了沟通渠道,您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您善意的忠告。

有时,孩子在向家长传达一种情绪和感受时,家长应该以相同的情绪去回应他们,千万不要泼冷水。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来告诉您:“我们篮球队今天赢得了比赛!”这时,您应采取一个问题式的回应:“你们球队得了多少分?”这种问题式的回应,与其他回应方式相比会显得更为妥善。

因为您的回应给了孩子这样一个暗示:您听到了他所说的事,并对此事十分感兴趣,还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件事的情况……这样的语言沟通技巧,以表示感兴趣的方式展示出了您的爱。

第三,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家长,您可以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但不能剥夺他表达情绪的权利。比如说,您可以不给孩子买那辆价格昂贵的赛车模型,但不能阻止他因此发脾气。对于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遭到拒绝后闷闷不乐,甚至以哭闹相威胁,这些举动都是正常的。您若在他发脾气时给予更严重的惩罚,将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不利于往后的情绪交流与沟通。因此,您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孩子哭过闹过之后,耐心地向他解释不能买赛车模型的原因,同时教他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告诉他想要得到某件东西的最好方式不是哭闹,而是讲理。     4 . 巧用睡前故事交流

睡前故事交流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情商有着不可忽视的魔力,因为孩子通常喜欢听着父母讲的故事入睡。父母在睡前用故事法来提高孩子的情商,能令孩子注意力集中,印象深刻。不过,情商培养需具有针对性,不同性格的孩子,需要不同类型的故事来教育。父母选对了故事,孩子才能从故事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启发。

① 励志故事适合人群:容易受挫的孩子小宝放学回到家后一直撅着嘴,闷闷不乐。妈妈一问才知道,原来在唱歌比赛中,其他小朋友都得了奖,唯独他没有。

面对孩子的失落,妈妈该如何引导他重燃自信呢?

建议:先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苦,然后鼓励他:“没关系,你上次不是在画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吗?没有人能够在所有比赛中都得奖的。既然唱歌不是你的强项,那你就在画画上更加努力呀。等会儿吃完晚饭,妈妈给你讲《凿壁借光》的故事。”

故事精华:《凿壁借光》《跛脚汉斯》等励志类的故事,可以告诉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励志类故事能给孩子们传达一个信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只要不畏惧眼前的困难,就有实现梦想的希望。

② 交友故事适合人群:容易有孤独感的孩子贝贝上小学已经有一年多了,还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他寡言少语,没什么朋友,所以总是独来独往。虽然他偶尔也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但总显得与周围的集体环境格格不入。

建议:父母应创造更多机会让贝贝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教他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不要怕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会“吃亏”。孩子只有得到更多的交友锻炼,才能走出狭隘的自我空间。平时,父母还可以在睡前给贝贝多讲一些名人交友的故事,如《伯牙和子期》《管仲与鲍叔牙》《颜回和子路》

等。

故事精华:这些名人交友的典型故事,能让孩子意识到友谊的弥足珍贵,还能鼓励孩子学习人际交往,与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当孩子借助这些故事理解到拥有朋友的乐趣后,走出自我封闭的孤独状态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③ 壮胆故事适合人群:胆小的孩子彤彤最害怕天黑,一到晚上就觉得窗户上有许多奇怪的影子,而且好像到处都是怪声。她害怕极了,所以一吃完晚饭就紧紧跟在父母身后,寸步不离。

建议:当彤彤感到害怕时,父母千万不要嘲笑或责怪她的胆小行为。

若父母以生气、批评等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胆怯,只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

所以,父母不妨转移彤彤的注意力,给她讲一些《森林中的夜晚》之类的故事,来缓解她的害怕心理。

故事精华:在黑暗中,孩子由于看不清东西,容易产生许多联想,尤其是一些鬼怪的东西。如果家长只是直接告诉孩子“鬼怪只不过是幻想出来的,根本不存在”,并不能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而用讲故事的方法间接引导孩子相信世界上并没有鬼怪,往往能有效驱赶孩子内心的恐惧。在听故事时,孩子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局外人,不会受到故事里危险事物的威胁,一般能用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自己比较害怕的东西。当孩子从故事里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便会相信现实中也是如此,那么也就不会再害怕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