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处的威胁

一个人的狂欢:内向性格的力量 作者:(美)罗莉·海尔格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文化氛围中,了解别人都在忙些什么非常有助益。一旦你发现了别人正在做什么,你就可以想法子做得更好——好到恰恰可以抢到一笔生意的程度。可是如果你根本没机会参与竞争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可能会变得紧张,在想你的对手可能保留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或者在盘算某种接手的计划,认为“有人在算计,这也许会伤及我”。

尽管大多数人都只是将独处看成是与人交往和竞争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但是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独处却是一个力量的源泉。对任何想施加控制的人来说,独处实际上是一种威胁。许多销售方案都依赖于“只在今朝”式的购买冲动,因为“留到明天再作决定”会有助于你意识到你其实并不需要那种产品。邪教都是通过剥夺其成员独处的时间来掌控他们的。我的客户们都认为,有时间自己思考有很大的作用,而且都非常看重心理疗法,因为该疗法注意内心的变化过程。当内心的力量逐渐积累起来以后,人们就会有勇气远离各种被滥用的关系,开始迎接新的挑战,寻求他们想要的东西。

偶尔也会有一个喜欢孤独的人误用了独处的力量,盘算着怎样对外界进行破坏。这些个例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对内向的人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助长了集体对内向的恐惧。但是,就其定义来看,内向的人并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他们只是为一些思想和概念所吸引,并且能够在一人独处时在内心里自由地探索这些思想和概念。通常情况是,内敛的性格,暴力倾向系数就较低。比如,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类型测验中,社交内向等级指数如果升高的话,相应的违法水平就会降低。

讽刺的是,具有潜在暴力倾向的独处的人把焦点聚在了外部世界。他们不是接受并享受独处的乐趣,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群体的憎恶上。他们把自己看成唯一的受害者,有报复的权力。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独处实际上就会很危险,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愤恨,偏执到扭曲的程度。问题就在这:这种置人于群体之外的扭曲正是我们长期保持的社会传统。内向的人并不在少数,至少有半数的内向者都有类似的情况:如果身处人群中太久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厌恶风言风语、八卦消息——有些人甚至会被烦得哭出来;通过反省积聚能量。此外,荣格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一半是内向的。任何一个做了MBTI测试的外向的人都会注意到,尽管他外向的分数高于内向的分数,但他仍然带有一些内向的性格。而且,根据荣格的观点,生活中没被有意识使用的性格都储存于无意识当中,随着个体的成长,这些性格随时可能表现出来。

当然,对内向的人来说也是这样:内向性格中也有潜在的外向性格。所不同的是,经常有人鼓励我们要隐藏起内向的一面,而努力表现出外向的一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