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不惯说明你对这个世界无能为力(8)

为什么我们什么都看不惯 作者:聂凌风


 

可是看小布什做的事情,丝毫不憨厚。最不像话的是他那个“特别军事法庭”。

一般来说,传统的军事法庭并不对公众保密,被告有权审阅所有起诉自己的证据,没有审判官的一致同意就不能判死刑。小布什授权设立的军事法庭却可以自由进行秘密审判,不向被告提供证据,三分之二的法官同意就可以宣判死刑。这就太离谱了。

然而面对媒体的质疑,小布什回答说:“反正我们的法庭比拉登的法庭要公平,我们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几千平民都杀死。”这个回答狗屁不通,可是媒体却没有和他再抬杠。

美国民众就吃这一套,他们就喜欢愣头青。即便是愣头青,小布什也绝对是愣头青中的翘楚。当民主党议员攻击小布什的减税政策时,他没有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充分协商而后民主表决,而是硬着脖子说:“要想增税,除非踏过我的尸体!”一个一言不合就冲出去满世界找砖头的愣小子,偏偏当选了美国总统,而且还获得连任。

有一种理论认为,小布什之所以能当选,跟他表现出来的非精英、平民化是脱不开干系的。文化水平高、懂政治,在美国未必是好事。2000年总统竞选时,小布什的另一位竞争对手阿尔-戈尔失败的原因,恰恰在于“懂得太多,老想教你点什么”。结果大家对他既不喜欢,也不信任,因为“脑筋太聪明就难免滑头”。

有位老太太就这样评价戈尔:“我是不会在这样一个人手里买二手车的,他当总统我信不过。布什则相反,看上去就像一个‘加油站憨厚的修车伙计’,‘笨头笨脑没有坏心眼’,似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和他一起去喝杯啤酒。”

在美国民众看来,所谓“白宫”,无非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加油站,总统也不过是加油站里的修车伙计,充其量是个卖二手车的。

为什么美国人对精英这么讨厌呢?因为,在美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个观念深入人心。美国人对精英与非精英的说法非常反感,他们不是看不惯精英,而是觉得应该把资质、兴趣、才能的差异视为“差别”和“不同”——而不是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区分成为“高下”或者“优劣”。因此美国人比许多国家的人更关心那些看上去是“低下”得没有希望的人群,包括社会弱势、残疾、智障学生等等。美国的“平权法”要特别予以帮助的正是这些群体。

在美国,就是真的精英,也极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自称是精英。成功的美国人喜欢谈的是自己如何出身贫寒、白手起家,而不是自己如何有一般人没有的显要背景,他们不想在身份上显摆自己的特殊。

所以,美国并不缺少精英,而是没有“精英秀”——这与国内的情况大相径庭。美国人不认为少数精英,尤其是掌权的精英,比他们在道德上更优秀。精英跟优秀根本就是两码事。

瞧,这就是差距。如果你把自己放在卑下的地位,那么即使你酸溜溜地讨伐精英,也没人认为你“正义”,因为你的骨子里也是想当精英的。如果你有一天也成了精英,你的行为做事也不一定比你现在讨伐的人得人心到哪里去。

而如果你也如美国民众一样,不把精英当回事,把自己的地位放高,精英也变成了“神马浮云”。所以,踏踏实实奋斗自己的人生就好。

心理师提示:

是不是精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不卑不亢的心。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别人;关注长远,而不是紧盯着眼前。有的时候,你不在乎精英或者权威,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已经是精英和权威了。赤子之心,价值万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