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童年(2)

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 作者:关小凤


 

兴趣和快乐是最好的老师

天才来自于兴趣。

著名的作家张爱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她的文学作品就已经红遍上海滩,而且时至今日,她的文学作品仍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她取得的这些成就,除了她自幼就对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更和她父母从小就对她在文学方面的培养和鼓励分不开。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是清末著名的清流派的代表;父亲是官场遗少;而母亲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曾经留过洋。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张爱玲拥有同时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熏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小就显示了自己非凡的文学方面的天赋。当张爱玲3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教她吟诵诗词。天性聪颖的她,一首诗词只念几遍就会背诵了。而且很多时候,她还会仿照古诗自己写一些小诗。7岁的时候,张爱玲就能写一些小故事了。

9岁那年,小爱玲画了一张漫画,父母看了都说好,她就把漫画寄到报社,结果几天后,竟然收到了5块钱稿费。她的父母高兴地鼓励她:“这些钱,你可以用它们去买你想要的东西。”这是张爱玲收到的第一笔稿费,她当然高兴极了。

上中学时,张爱玲开始接触张恨水的小说,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吸引的同时,她萌发了自己写小说的想法。然后,张爱玲就照着红楼梦中的人物,给他们换上同时代人的服装,用同时代人的语言,开始写小说。每写好一个章节,她都要拿给她父亲看。她父亲往往欣然命笔,拟上回目。后来,这本书写完了,被订成上下两册手抄本,书名叫做《摩登红楼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下,张爱玲一步步走上了她的作家之路。她的文学作品历经几代,至今仍然影响着很多人。

我们可以想象,生在那样的官宦世家,如果张爱玲没有遇上一对开通的父母,而是从小逼着她去学习一些应酬需要的礼仪,比如弹钢琴、学习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很可能一个天才的作家就会被这样地错过了。

教育学家指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在这期间,如果对孩子的教育能够顺应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其实就是给了孩子一个最好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想象力是孩子未来创造和发展的翅膀,那么,快乐、自由的教育方式就是给这对翅膀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翱翔的空间。

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快乐的心情,想象的翅膀才能展得更开,孩子的未来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