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货币战争的过去与未来(3)

货币战争3.0 作者:(韩)尹采铉


 

1985年 广场协议(Plaza Accord)与货币战争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美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随着接连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和黄金汇兑本位制的废止,黄金价格大幅上涨,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到了1980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比上一年增加了约10%左右。于是,金融政策部门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将标准利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从6.50%(1977年末)上调到了18.0%。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不到三年时间内,将标准利率上调了3倍。于是,对资金的需求开始减少,消费者物价自1982年开始也出现了稳定趋势。

可是,别的问题开始出现了。国际流动性资本开始寄希望于美国的高利率,向流入大量美国,随之出现了美元的强势现象。由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日元比美元的汇率,从1978年的1美元兑194日元,上涨到了1982年的1美元兑235日元,上涨幅度高达20%左右。此外,如果考虑到1980年当时日本的优惠利率为6.0%这一点,美国的标准利率为其3倍左右。从日本投资者的立场上看,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美国的债券市场,便可能实现比在日本高出300%以上的投资收益。美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上调了标准利率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随之变成了一个货币战场。这可以被看成是美国遭到日本的投机资本攻击的历史事件。

美元的强势地位仍在继续,于是美国的经常收支开始亮起了红灯。美国的经常收支,从1985年的48亿美元顺差,转变为1985年的1,245亿美元赤字。另外,从1982年到1986年,经常收支赤字累积达到了4,217亿美元。

于是在1985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五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聚集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决定下调日元/美元的汇率(当时为1美元兑230~250日元)。他们试图通过下调美元的价值,消除美国的赤字问题,稳定作为基础货币的美元的价值。这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为了消除国际间的贸易不平衡而采取的对策。

广场协议对美国的投机资本来说,提供了获得股票市价差收益和汇率差价收益的绝好时机。于是,美国的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入日本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市场开始产生泡沫。这一次,该轮到美国的投机资本攻击日本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了。

正如我们从上面的表格中所看到的那样,上世纪80年代的货币战争表现出了与70年代不同的风貌。国际投机资本投资到黄金或实物资产的战略,已经被转换为利用政府利率政策的战略。在1980年到2000年这段约20年时间里,黄金价格之所以比较稳定,虽说也是因为当时的黄金价格过高,但更多的是因为国际投机资本采取了利用国际间的利率差与汇率浮动的战略,向股票、债券、外汇市场发动了攻击。

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利用汇率对金融市场和实物经济带来的影响,在经常

收支顺差国的资产市场造成泡沫之后,当出现泡沫破裂的可能时,重新转移到安全市场,以此来确保收益率的极大化。与此相反,对应国家由于通货价值的坚挺等原因,一旦贸易收支出现恶化现象,便抛售持有的股票,如此则可能对金融市场和实物经济造成冲击。这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操控下调标准利率(国债价格上涨)的战略。

我们也可以在这种货币战争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中,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多数日本中产阶层沦落为低收入阶层的时代背景。投资者甚至通过从银行借贷的形式参与到已经出现了泡沫的股票或房地产市场,一旦日本的经济基础恶化,随着外国投资者的逃离,泡沫破裂进一步加剧,从而造成投资者更大的损失。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也跟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的泡沫破裂过程没什么两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