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家辉:“蚁族”根本不是问题(8)

同胞,请淡定 作者:许骥


■ 应该好好安置“庸才” ■

许: 即便“蚁族”暂时只是一个“现象”而不是“问题”,那么我们怎么界定它会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马: 我一直说,“蚁族”的概念由三个部分组成: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这三个元素之间怎么互动?这要呈现出来,其意义才能被看到。现在没有,作者只是不断在问这群“蚁族”有些什么想法,没有意义的。

法国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他从很多角度做很深入的调查,比方说“文化口味”,研究不同收入的群体: 布尔乔亚怎么样、工人阶级怎么样、妇女怎么样;当时的社会文化消费行为是什么样的、中间的动力是什么……有互动,意义才能出来。所以,我一再说作者看起来蛮努力、蛮认真地在做社会调查,行为模式的调查,心理状况的调查……可是只有这些还不够,最后更要重新来看这些元素,哪个元素影响哪个元素,怎么样影响。社会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学,关键在于这些步骤。假如只是让我们知道有“蚁族”的存在,坦白讲,你不用调查我们也能看到嘛,我们作为旅客,随便到内地去走走就看到了。

许: 跟我说说你看到的。

马: 我记得好几年前,有一趟去北京看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是我在台湾辅仁大学时的第一个室友。宿舍一个房间四个人,四个都是侨生,两个香港的。后来他毕业了,去北京工作。我去北京看他,他叫了几个大学生朋友一起吃火锅,约好去一个地方集合。地点我已经不记得了,总之坐车还蛮远的。去到之后吓一跳。哇!一大群人在那边。我去厕所,一进去简直吐出来。其中一个朋友,坐在床边等着所有人集合来吃饭。他看我很饿,就打开电饭锅,拿出放了两天的饭扔给我吃,难吃死了!非常难受。

许: 虽然你这么说,感觉这些现象不仅是“蚁族”在面对,所有中国人都在面对。但是我觉得“蚁族”的境况和其他人又有点不一样,因为“蚁族”年轻,一般都是“80后”,不到三十岁。五十岁的人面对这些问题,可能就认命了,反正半辈子都过来了,算了;但是“80后”还有未来的路要走的啊。你让一些“80后”,在事业的一开始就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了,这怎么行呢?

马: 那就是“80后”共同的问题,而不一定是“蚁族”的问题。别忘了“蚁族”的定义: 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这三个元素是我一直强调的,我的社会学不是白读的哦。大学毕业,你告诉我,有什么了不起,特点在哪里? 

许: 但是,“蚁族”跟大学扩招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你应该是认同的吧?如果有关系的话,从时间上来推算,2003年出现第一批“蚁族”也是正常的。1999年内地开始“大学扩招计划”,2003年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我想说什么呢?唐骏说,年轻人该吃苦,到一定的时候可以大浪淘沙,会有一些人冒出来,这个观点是对的。但现在的环境跟以前能一样吗?以前人才少,岗位多。可是对“蚁族”来说,我们看到的是无数跟我们一样的大学毕业生,我们看到的是岗位不够多,年纪大的人霸占着岗位。我们的大学每年还是不停加大大学生的产量,我们怎么能爬到上面的位置呢?根本没有空间给我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