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谁扼杀了幸福(4)

幸福靠自己 作者:亚星


自卑的人,难以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人说“不”。要学会说“不”,对有的人来说很难。有的人一辈子也说不出来,他们的一生,就是不独立自主的一生,他们的选择被形形色色的潮流所左右,行为被七嘴八舌的人所控制,时间被莫名其妙的事情所分割,连感情也是为别人所禁锢的、混乱的。这样的人,到了临死的那一天,也许才会猝然发现,他们的头脑,不过是他人思维的跑马场;他们的手脚,不过是别人意志的复印机。他们一生都在讨好别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承认和肯定,却不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机构,负责评判我们的生命。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除了迎合别人,就是表现出什么都不需要的麻木状态,远在生理的生命还没有消亡之前,心理的生命已经被扼杀。

其实说来说去,自卑的人最主要的误区,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配也不可能享有真正的幸福。

这是一个悲惨的自我预言,尤为悲惨的是,如果你真的这样预言自己的人生,它就可能真的变成现实。我们不是常常说心想事成吗?想好事,不一定真的成,因为还需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配合,但一个倒霉的预言却常常应验。因为要想把事情弄糟,只要人这一个因素,就足够了。

所以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你得先找一找自己的优点。我认为,你肯定是有不少优点的。比如说,你能发现自己有自卑心理,并且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出自己有自卑心理,这就很不容易,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并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你做到了,在这方面你就比别人强一点。为什么还要把“自卑”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舍不得丢掉呢?

要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评价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其次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自己可能今天在一些方面不如这个,在另一些方面不如那个,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赶上或者超过他们的。古文里说“学如积薪,后来居上”,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

比如,大家熟悉的爱因斯坦,他在小学的时候,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但后来却提出令世界震惊的相对论,成为在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物理学家。整个20世纪里,在对科学的贡献方面没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他如果在别人的偏见之下感觉自卑,并且丧失了自信心,还能有后来的伟大成就吗?

当然,也有一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比如,因为天生的遗传而造成的个子矮小,相貌平凡,甚至一些天生的残疾,这些就不大可能改变。但是,这也不应该成为自卑的理由。就说身高吧。邓小平的个子放在现在去当兵,那是绝对的“不合格”的,但他却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和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先生的个子也矮,但我们一提起他,就觉得他很高大,肃然起敬,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我们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所以一个人的某种先天不足,绝不能限制其成长、发展,不能限制其取得超人的成就。懂得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必要为此而自卑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其实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人格健全、道德规范、发展全面的人,自卑是与生俱来的感觉,产生是必然的,但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