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静”并不是好习惯(1)

好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晨曦


无菌舱里不养儿,“安静”并不是好习惯

正常的声音,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消灭尽。家长要知道无菌舱里不可能培养出体格健壮的孩子,消除周围天籁之音呵护孩子的做法也没有道理。真正打扰孩子的不是那个声音,而是他从小养成的寻找声音的习惯。

再吵也睡得香

去年冬天,同事生了宝宝,我去看望。可是发现一家人说话时把声音压得低低的,我才知道,婴儿正在睡觉,他们把家里电话线也摘掉了,生怕有什么动静吵醒孩子。家长和长辈们爱护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样做可能正是给孩子将来的睡眠埋下了隐患。

我和丽文在聊这件事时,她笑着说,妞妞小时候睡觉“打雷都不醒”呢。

妞妞出生后,家里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还是和以前一样,该笑就笑,没有因为妞妞睡觉了,就都不出声了。

妞妞满月时,来了很多亲朋好友,想和妞妞照张全家福,可是妞妞却睡得很香叫不醒来。中午吃完饭,丽文用平常的声音喊妞妞醒来,又轻摸她的脸蛋,结果妞妞丝毫没反应。丽文又一边拉妞妞的小手,一边用稍大的声音叫她,可妞妞还是不理睬。丽文老公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丽文把孩子妞妞抱起来,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妞妞睡得更香了。大家看着妞妞熟睡的样子,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这么多人说说笑笑的也吵不醒她。姥姥拿来妞妞的玩具,摇铃,边摇着边叫着妞妞的乳名,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这样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把妞妞弄醒,没办法,大家也就说算了,让孩子好好睡吧。

丽文说,这件事让家里人发现,孩子的睡眠根本不需要大人担心,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家里人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

有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睡觉时稍微有动静,孩子就醒了,要是没有睡好就开始哭闹。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殊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时间里就被家人惯出坏毛病了。有的医生认为,一些婴儿在前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家长们经常误以为孩子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孩子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中的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一位读博士的朋友对我说,和她一个寝室的是一位上海的女孩子,睡觉特别怕吵。宿舍就她们两个人,上海女孩总是抱怨朋友早上起床的声音太大,要么就是朋友的鞋子发出的声音太大,她总是说自己睡不好;而朋友不在寝室时,那位上海女孩开始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说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连树叶掉下来的声音她都听得到。可见,她的睡眠问题确实很严重。

我的朋友说她每次都很害怕回寝室,想办法搬离。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多少麻烦,而最痛苦的就是她自己了。据说这个上海女孩的妈妈睡觉就特别怕吵。在睡眠问题上,家里人全方位的呵护着女儿。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孩子惹麻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