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升职不是潜伏出来的(8)

老板凭啥提拔你 作者:赵强


沟通不畅必然会产生误解,而误解是职业生涯的杀手。因为误解会产生错觉,削弱你的判断力和洞察力、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削弱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很多人在面对误解时,并不是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是自以为是,结果害了自己。

一个聪明的职场人懂得如何减少误解,他们了解人性,深谙及时沟通的重要性,积极地把握人际交往的主动。那么,职场的成功者们,是如何减少误解的?有哪些可以学以致用的方法?

就我的职业经历来看,我总结了如下几点减少误解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一个人做一件事的目的或意图。

在犯罪心理学中,犯罪动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人的行为方式都是有动机和目的的,但是,人往往将目的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修炼自己判断目的的能力。比如说,船停泊在港湾里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里最踏实,但那不是人生的目的。我们很多人,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结果做事不得法。

小王给领导送礼时,两人的对话如下。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这是一段文字游戏吗?不是,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送礼者的目的是将礼送出去,而受礼者往往会有很多顾虑,因此,表面上双方在推拒,实际上在相互试探。在这种推三阻四的试探中,彼此心照不宣,事情才得以办成。当然,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教大家怎么送礼,而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人做事的方式。中国人喜欢讲面子,表达意见往往拐弯抹角,很含蓄,真正的目的很多时候云山雾罩,隐藏在一些细节中。这个时候,你需要准确地把握到彼此的意图在哪里,目的清楚了,你就不会拘泥于形式。

其次,不要闭门造车。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职场中的很多误解,往往是由于我们对实际情况不了解造成的。这里有一个管理咨询中的小故事,会帮助大家来理解这个问题。

好多年前,亨利·福特聘请了一个管理专家来评估福特汽车公司员工的出勤表现。专家提交了一份对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表现高度赞扬的报告,其中只指出了一个员工的问题。

专家对亨利?福特说:“那个懒散的人整天待在办公室浪费你的钱。每次我经过,都看到他把腿支在桌子上闲待着。” 

亨利?福特回答说:“那个人曾经出了一个主意为我们公司省了上百万美元,他想到那个主意的时候,脚也是那样架在桌子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