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国为什么败给了美国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给小提琴手提供足够的琴弦

单靠拥有奴隶并不能保证成功的大规模棉花生产,它还需要有效的管理、监控和奖励制度。这些制度既可以解释奴隶制种植园在经济上的成功,也可以说明奴隶制度的惨无人道。美国种植园的赢利能力不仅仅依靠拥有奴隶本身,还取决于种植园主是否有能力在缺乏预测能力的情况下诱导奴隶去做重复而又耗费时间的工作。大量的棉花生产要求种植园主发明一个工厂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许多工人做着重复的工作。在天气反常时,种植园主可以采用工厂“换班制度”。一旦需要,美国种植园主可以通过激励(比如奖励)、惩罚(比如鞭笞)以及家长式管理增加重复劳动的产能。美国奴隶主日志中的常见问题就是他负有道德义务去保护那些处于“附属地位”的人,照顾他们并使他们心情愉悦地干更多的活儿。佐治亚州的一位大种植园主描述了自己的方法:

我首先关心的是为我的“特区”选个合适的地方,要有树荫遮蔽……为我的黑奴建造舒适的房屋……配备一个大房子,作为托儿所,所有的孩子在白天被送进来,并有一位仔细且经验丰富的妇女照看他们,她唯一的工作就是……确保孩子们得到适当的哺育和照看……我有个舒适的大医院,医院里的医生在我的黑奴们生病时为他们看病……我不得不提的是我还有个很好的小提琴手,我给他提供足够的琴弦,让他每个星期六晚上为黑奴弹琴,直到12点。

为避免自己受到诱惑也想到那儿干活儿,这位种植园主后来提到,他的这种殷勤的管理方式减少了,但惩罚措施并没有减少。不管其动机如何,家长式管理显然强化了种植园主对奴隶的控制,是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持久的监控到奖惩制度,美国种植园主的控制可谓面面俱到。

总的来说,在新兴的公共政策体系中,奴隶制度是第一个旨在使美国农场主免受市场风险侵袭的制度。美国要为世界市场生产大量的棉花,就需要可靠的劳动力供应,但是在美国内战时期的南方地区,通过劳动力市场是无法满足棉花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为诱使奴隶做那些单调而耗费时间的与棉花生产相关的工作,美国奴隶主使用了一套复杂的管理机制,包括正面和负面激励、家长式管理以及监控。当然,命令和控制式的工厂体系的许多元素被延续到了今天的许多产业中。此外,激励和监控机制依然沿袭到现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