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让自己情迷,才能虏获他人心(6)

将心注入 作者:(美)霍华德·舒尔茨


在美国,我们已经处于丧失人际交流的危险之中,而对于许多欧洲人来说,这种交流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咖啡吧成了人们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地点,因为他们需要有一处不受骚扰的聚会地点,一个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间”。佛罗里达的一位社会学教授雷·奥登伯格,写过一本证明这种需求的专著,就是1989年出版的《第三空间》(TheGreatGoodPlace)。

奥登伯格的理论是,人们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他们可以在那儿聚会,把对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搁在一边,放松下来聊聊天。德国的啤酒花园,英格兰的酒吧,法国和维也纳的咖啡吧就为人们的生活创建了这样的场所。这些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所谓的中间地带,在那儿,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谈话是主要的活动。美国过去有过这样的场所,比如小酒店、理发店、美容店。但随着美国的郊区化,这些场所慢慢消失了,被自给自足的郊区家庭所取代。就奥德伯格的观察来看:

没有这样的场所,都市地区就无法培育出这种人际来往以及各种人等可以交流接触的场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空间。由于失去了这类场所,人们只能被限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然而,不管以何种方式进入这种角色,星巴克还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状态—第三空间。我们没有足够的座位,而顾客们也不可能经常在店里碰见他们的熟人。大多数顾客只是买了咖啡,然后走人。美国人对交流仍有非常迫切的需求,我们一些顾客已经开始在店里聚会,约会朋友,举行会议,常客之间也会打起招呼。一旦我们理解了第三空间的强大需求,我们就能够作出回应,辟出更大的店堂,设置更多的座椅。在有些店里,我们周末晚上雇来爵士乐队助兴。

因为我们最初的创意是提供一种快速的不设座椅的服务,同时在市中心写字楼兼做外卖,在今天看来星巴克发展得最快的店铺都设在市区和郊外住宅密集之处。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人们不会半路下车只为了买上半磅咖啡,然后再去超市。他们来我们店里是为了寻求气氛和朋友情谊的。

在社会学家指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之前,我们的同代人在他们20多岁时已经理解了这一点。而青少年,他们没有什么感到安全的地方可去,只好去商业区闲逛。等他们年长一些后,有些人觉得酒吧里太嘈杂,没法作为理想的聚会场所,于是他们就转悠到咖啡店或咖啡吧。这儿的音乐比较舒缓,适合谈话。这是灯光明亮的地方,没人打牌,没人喝得烂醉。有时,会有一伙人在去看电影或其他娱乐活动之前先到星巴克来碰面,有时,他们只是聚在一起聊聊天。

店里的气氛显然也是十分浪漫的。我们接到过一些夫妻的来信,他们曾在星巴克约会过,不论是在早高峰期间还是清闲的晚间时光,他们享受了美好的浪漫情调。甚至有一对夫妻是在星巴克店里结的婚。

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社会风气也有利于这种聚会场所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家到工作地点,远距离的则是通过电话、传真、互联网彼此联络。他们去咖啡店是为了建立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越来越盛行的时代,许多人除了电脑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互动关系。咖啡吧只是出于凑巧而流行起来的吗?在许多城市,像西雅图,都出现了电脑咖啡吧,成了那些喜欢咖啡、电脑和社交活动的人们的聚会场所。

回到1987年,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预见这种人际交往的趋势,也不知道如何接这个招。虽然当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那些有资历、有智慧、天性中更闲适自在的潜在顾客,我们给他们提供的音乐和氛围也是我们自己所喜欢的。

人们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舒适的、具有邻里情谊的聚会场所,他们不知道自己会爱上意大利的浓缩咖啡。但当我们把这些东西给了他们,他们激动的反应完全征服了我们。

这就是我们的扩张——尽管那么狂热——仍能获得甚至超出我们想象的成功的原因。

大的机遇存在于对新事物的创意之中。但革新必须是互有关联的和激动人心的,否则便会像烟花一样,一瞬间灿烂过后,马上消散得无影无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