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引言(3)

超常发挥 作者:(美)西恩·贝洛克


你肯定听过“压力让人窒息”这句话。有关“功亏一篑”这个话题,有很多例子,比如,篮球运动员在决定胜负的罚球上投篮偏离目标,甚至连篮板、球篮、球网的边都沾不上;高尔夫选手在能让自己赢得锦标赛,同时也十分容易的制胜一杆面前双手发抖,无法成功推杆;或者考生在决定课程掌握情况或者大学入学的重大考试中发挥严重失常;又或者有人在大火中不能清醒地思考而惊慌失措,无法按照先前熟知的步骤撤出大楼……这都是为什么呢?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2000年的《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失败的艺术”的文章,他在里面就谈到了关键时刻掉链子和惊慌失措的问题。格拉德威尔说人们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是因为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想得太多,从而失去了本能反应。关于惊慌失措,格拉德威尔认为当人们本应避免却直接按本能行事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我要说的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二者都属于思维短路。

当你对自然而然的事情思考过多时,就会发生思维短路。这就是所谓的“分析活动造成的失能”。同样,当人漫不经心地按照简单或者不正确的方式行事时也会造成思维短路。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在承受压力的各种情况下人们表现糟糕的原因,这样你就可以使自己避免失败,让付出得到回报。

那么,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思维短路。在压力下发生思维短路表现为在困难面前表现糟糕,不过思维短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表现不佳,而是一种“次优表现”,是当你或者运动员、演员、乐师、学生等在本该做得很好的情况下却表现得比预期糟糕,甚至比之前的表现糟糕的情况。这种低于最优表现的情况反映的不光是我们技能水平的随机波动,因为每个人的表现都会时好时坏。这种思维短路是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发生的。

一位公司高管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2001年大规模的“炭疽恐慌”发生不久后他公司里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有人把装有炭疽孢子的包裹寄给媒体和政治人物,结果导致数人受伤,甚至5人死亡。20世纪30年代炭疽第一次作为生物武器进行试验,这种孢子很容易传播,所以这位高管所在的公司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的是收到这种包裹后可以控制孢子扩散的程度。他们为员工设计了处理步骤指南,告诉那些怀疑自己收到炭疽包裹的员工该怎么做,甚至还在全公司进行了好几次全员参与的防炭疽扩散演习,让员工们熟悉操作规程。然而,有一天,他部门的一位女员工在打开一个包裹的时候有白色粉末洒了出来,出人意料的是,即便演习过很多次,但是大家并没有镇静地按照事先设定的步骤处理,这位拆开包裹的女员工先是手足无措,大惊失色,接着狼狈地逃出了办公室,一路上跟好几个同事大呼小叫。

幸运的是,该事最后经证实不过是一场恶作剧。这位高管想知道这位女员工的惊慌失措是否和奥运会运动员手脚不听使唤或者他的儿子在黑板前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形类似。如果是,那么他或许可以从这些活动中找到预防员工恐慌的办法。这些都是压力下思维短路的例子。弄清楚思维短路情形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是应对思维短路的关键。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探讨学生在教室中的表现与篮球运动员或者交响乐团成员的表现有什么关联,还会探究在一个领域的成功是否会对另一个领域的技能发挥有所启迪。我们会深究为什么仅仅性别之间的差异就会影响到一位男性考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另外其他一些类似现象也在我们的探讨之列。为何那些优秀学生在大考面前更有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发挥失常?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也会如此吗?在足球场上踢出制胜一球前跟射手说时间快到了,射手的破门概率会因此下降吗?还是说他会被压力弄得僵在那里。为什么会有人各方面都优秀,准备也充分,但关键时刻仍如同石化了般无法作出反应?政治人物在重要演讲开始前也会出现思维短路吗?本书将向大家解释与此相关的原因,展现人类表现与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借此我们可以弄清楚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成败的奥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