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体育明星为何与冠军失之交臂?(12)

超常发挥 作者:(美)西恩·贝洛克


大脑中的协调性减弱是件好事,因为这减少了参与到活动或表现中的大脑区域。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过多的区域参与反而会把事情搞砸,而大脑过多地干预动作会引发思维短路。对技术高超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往往在成功施展技艺之前就准备好了需要做的动作,之后只需要放手去做,不用胡思乱想、过分操控。哈特菲尔德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在高手射击前减弱的大脑内部协调活动意味着射手只是“扣动了一下扳机”那么简单。

当然在压力下,高手的大脑活动会发生一些变化。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飞镖运动员在观众注视的压力下,大脑运动区和那些与注意力、记忆力和控制力有关的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增强了。就是说,飞镖高手在压力下的大脑活动和初学者更像。大脑的活动增多伴随着高度的焦虑,飞镖运动员的准确率也会下降。同样,马里兰大学预备役军官训练营的学员拿着手枪一对一比赛时,与无压力时比,他们大脑的协调性增强,射击成绩下降。正如哈特菲尔德所说的,在施展熟练的技巧时,大脑内过多的区域间沟通会产生不良结果。

至少对训练复杂的运动技巧来说是这样的,比如足球运球、钢琴弹奏,因为练习会减轻前额叶皮层的些许负担。技术娴熟的表演者因此更有效率,动作更流畅,也不需要一直去注意与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在施展技艺时胡思乱想是件坏事。对技术娴熟的运动员和其他活动的高手来说,防止思维短路的最好建议就是试着在下意识状态下活动,或者不要用到前额叶皮层。在下一章我们将学到这样一些技巧。

谁最容易被压力打败?

如果你恰好在进行一项耗费工作记忆的复杂的思考工作,或是在解决推理问题,仅仅是焦虑本身就会让你发生思维短路。如果你在施展经过高度训练的运动技能,那么焦虑本身不会导致思维短路,但你试图下意识地掌控自己的表现会让你出现失误。

我们早就开始关注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下更易焦虑。在关键情况下,过度关注自己表现的人也多种多样。几名调查人员一直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在水平上的差异,希望借此知道在高压下谁最容易发生思维短路。

如果你自我意识水平很高,你就会同意“在解决问题时我会意识到自己的头脑是怎样工作的”、“我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等说法。一些科学家猜测,自我意识水平高的人在压力下实际上更不易发生思维短路,因为他们习惯在人们的高度关注下表现自己,高压环境对他们来说并不罕见。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压力下自我意识水平高会让你想得过多,而结果就是你会更容易发生思维短路。总的来说,现有的证据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自我意识水平高的人在压力下更易发生思维短路。

正如——中所讲的,体育科学家理查德·马斯特斯及他的同事设计了一项检测自我意识水平的标准问卷,可以检测在体育活动中谁最容易因为压力大而崩溃。还存在一个更普遍的“自省提问”,即在日常情况下检测人的自我意识水平。人们用“是”或“否”来回答诸如“我经常反思自己”、“我会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方式”等这样的问题。这个自省提问的得分越高,当压力出现时,这个人在体育、演奏等压力很大的活动中越容易发生思维短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