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面试时的智慧(3)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生存智慧 作者:冠诚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20几岁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只考虑工作与专业对不对口,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要从事的工作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绝大多数是不曾考虑的;要么是不分企业、不分行业、不分工作,盲目发送求职简历;要么是在求职简历的求职意向一栏,写着技术、销售、部门经理等许多职位,而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要么是在就业压力下,只要碰到一个单位想录用自己,则不管该行业和该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赶紧签了就业协议书,而且可能一下就签了三五年。

迫于就业压力,以上的种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做法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站在一个长远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如果你在找工作之前没有经过详细分析就盲目地进行了选择,那么三五年之后,很可能发现自己仍然面临着选择的困境:觉得现在的工作不太适合自己,甚至感觉工作的每一天都很沉闷或痛苦,工作了几年也没做出多大的成绩;如果辞职重新选择别的行业或职业,那么很可能意味着放弃现在积累的一些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人际关系,不得不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

这就要求年轻的你在进入职场之初,克服盲目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且入职之后,不管能否适应工作,都要做好心理调适,以便尽快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走向社会,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还要面对如何尽快更好地适应角色、进入角色和选择角色的人生三步曲,克服落差感,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角色步入社会,意味着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化的真正开始。年轻人初入职场,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从业之初,往往被指派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或被频繁轮岗;曾经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学的是热门专业,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评价标准的差异,期望值的跌落,让许多年轻人无所适从。

适应角色阶段的心理调适重点在于了解职业角色定义,安心于工作岗位,克服心理上的落差感。职业角色是用已掌握的本领,通过具体工作为社会付出,独立作业,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这一阶段,应当尽快地从以往的学习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要动态地看待就业,不论是高才低聘,或是期望值跌落,都不会是永远不变的。真正的人才绝不会被永远埋没。一定要有不怕吃苦做小事的勇气和毅力。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对年轻人出入职场都有很好的启发。

纵使卓越,切勿自大

20几岁的年轻人才出校门,还视自己为天子骄子。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纵使卓越,切勿自大。尤其是对于身处职场,或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希腊哲学家对“卓越”与“狂妄”有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观点,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同时,人的内心应有一把戒条,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具有超越实际的能力,扩大变为自我膨胀幻想,如陷两难深渊,你会被动地、不自觉地步往失败之宿命。

诚然,自以为是的人一般会有某些出众之处。自身的优点必须运用得当,摆在他面前的可能是“卓越”。不然,他就要吞下“狂妄”的恶果。

在卓越与狂妄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智者会亲前者而远后者。背道而驰的结果,可能是一生成就得之极少,而懊悔却巨大,成为发挥最佳潜能的障碍,减弱主控人生处境的能力。

在卓越与狂妄之间,我们要远离因为优秀带来的狂妄。狂妄不仅会影响到我们求职,这种心态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你一定要谨记老子的八字真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抱着归零心态和珍惜心态去求职。归零心态也就是空杯心态。应聘的时候,不要把大学学历或者学校的牌子当做光环,当做资历。必须有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把你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都归零。只有归零,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东西;有了归零的心态,便绝不会自以为是,不会认为自己拿到大学文凭有多么了不起。那么,受点挫折也是自然的事,吃点苦又能算什么。“进科龙的新毕业大学生都得先下车间做生产线上的工人,体验两个月,了解生产线和产品。”这就是一家企业为了纠正大学生“只能做管理人员,只能坐办公室”的错误想法而采取的措施。

珍惜就是要珍惜你现在的一切,今天的学习环境需要好好珍惜。无论未来的工作是什么,只要能学到东西,能有所收获,就要用珍惜的态度来对待。具备了珍惜心态的人不会随便抱怨,也会明白吃点苦对今后发展的帮助。从哲学意义上来界定,归零心态和珍惜意识应该是基于对社会环境和自身价值的认识,它符合用客观、运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社会及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归零心态和珍惜心态则远远超过了道德范畴上的意义,它让人远离傲慢,远离自以为是。同时,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力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的能力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只要我们时刻持有归零心态和珍惜心态,那么成功就会与我们同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