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登山还是在家健身(1)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作者:(美)道格拉斯·梅里尔


在普林斯顿读博士的时候,向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之前,导师会帮我审校论文。起先,论文退还给我的时候,经常是通篇的红笔批语,简直都看不出下边原来写的是什么。我费劲地通读全部批注,对论文逐一修改,然后再把修改稿交上去,而接下来面对的却是又一次的满眼红浪。

我被彻底击溃了。论文毫无进展,导师也不给我提出改进论文所需的反馈意见。经过多次你来我往的反复,最后他在我的通篇论文上用硕大的大写字母潦草地写下了:

WHAT IS YOUR QUESTION (你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绝非如此简单,其中包含的都是我的自身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完全心里没底。我请导师进一步解释时,他说我写论文的时候并不清楚力图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应该马上确定论文的写作目标,然后在写作过程中只要心中牢记这个目标即可。

对我而言,这是极其重要的一课,从中所受的教益一直都在为我提供指导。不管是撰写学术论文,执行重要的工作任务,还是筹划配偶生日宴会上的惊喜节目,界定清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都会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提供背景和目的。反过来,在这个背景和目的的帮助下,你组织安排实现目标所需的信息和行动的效率就会高得多。

目标是制约的反面。制约体现的是障碍,而目标反映的是可能。对目标和制约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至关重要,这样会让你承受最小的压力,付出最少的努力,在向着成功前进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可能性。为了做到井然有序,在充分考虑实际制约的同时,你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从自己的目标出发。

依凭那些智慧的精髓,可以让我少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进而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一开始就在心中牢记特定的目标,这看似是轻而易举的小窍门。不过,要是知道有多少人不懂得这一点,或者是不能正确地做到这一点,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他们太忙了,顾不上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总是假定对自己的目标和前方的障碍早已了然于胸,而根本不会去挑战自己的这个假定。因此,我有关有序组织的第十条原理就是://在发动汽车之前,一定要确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选择什么途径去。

在本章中,针对面临的任务和项目,无论大小,我将帮你找到如何界定自己目标的方法。随后,我会给你展示如何开始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

要懂得何所为,何所不为

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怎么能知道重点是什么呢?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重点,怎么能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呢 不妨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记住,诸如从已经完成的任务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之类。这样一来,会让你自己更难以做到高效和有序。不能选定并记住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信息,以后就无法回忆起这些内容。那就意味着,到头来你要么会把本该做好的事情搞砸,要么就是净做些画蛇添足的事情。

仅举一例: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对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学生作过研究。这些学生在第一次尝试着完成某项编程任务时,表现得很吃力。而经过一段短时间的努力,他们都能完成任务。有些学生在开始解决编程问题之前,对自己的目标并不清楚。因此,他们只是采用不断试错的方法,力图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