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孰优孰劣(9)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作者:(美)道格拉斯·梅里尔


无纸化办公的前世今生

问个小问题:“无纸化办公并不是多么遥远的事情”,这句话出现在《商业周刊》哪一年的文章中?

a. 1975年

b. 1997年

c. 2001年

正确答案是1975年。没错,伙计们,“无纸化办公”这个概念我们已经反复讨论30多年了。自从迪斯科舞厅兴盛发展以来,人们纷纷表示对数字技术欣然接受,那为什么我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无纸化呢?

我想这个问题跟我在第二章中解释的原因有关:我们抗拒制度的改变,即便是制度背后的目标已经发生变化,这套制度已经因为技术或社会变革而变得陈旧过时,从而不能再有效运转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因循守旧。过去几十年来,纸张一直都处在我们工作流程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尽管纸张不再是最有效的信息存储方式(也不够环保),可我们还是不愿意抛弃它,即使到了应该抛弃的时候,也是一样。

我妻子桑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使用日历式备忘本。20世纪90年代,她在公共关系部门工作。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客户,桑娅都会抽出时间在日历式备忘本上作好记录。待办事项,客户地址,信手写下的笔记,桑娅都会写在那个备忘记事本上,她对这种做法越来越习以为常。这是一套让她感到舒服、习惯的办法,她对此信赖有加。

桑娅喜欢把待办事项写在记事本的左面,右面则是日历信息。“我的记忆真的是形象直观,这样安排自己的日程,可以让我在头脑中描绘出所有事情,因而都能记得。”桑娅解释说。

后来,灾难发生了。桑娅的备忘本丢了。所有到过的地方,她都找了,结果一无所获。她只好费力劳神地重建丢失的信息。一连好几个星期,桑娅都很痛苦,甚至流下了眼泪。

桑娅又换了一个同样的记事本,她对掌上电脑只是随手玩玩,而拒绝使用。桑娅说:“我对技术不感兴趣。”尽管使用纸质工具处理信息存在明显的缺点,但只要这种方法适合她,她就看不到花时间学习使用数字工具会带来的好处。

大家都力劝桑娅不要再用记事本,但她不为所动—她常说我硬要把日历式记事本从她手中抠出来。所幸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相反,我送给她一部iPhone手机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

我们把她的联系人通讯录放入苹果公司的MobileMe地址簿中(),MobileMe提供的服务包括地址簿、日历表和电子邮件。桑娅现在可以从自己的手机或任意一台装有Web浏览器的电脑上,查找地址簿中所有联系人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及备注信息。她不必再为丢失信息而担忧。2009年,桑娅打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惯例,没有购买以前使用的记事本,我认为这是技术取得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即使纸质工具已经不再是最佳选择,很多人还是一如既往地使用。为此再举一个例子:商务旅行。

在商务旅行的整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面已经实现了无纸化。我们乘飞机时已经不用纸质机票,而是使用电子机票,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在机场登机时,只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和信用卡即可。(我也建议你携带一个手提箱。)航空公司因此节省了纸张费用和邮寄成本。乘客无须等待寄送机票的函件,也不必担心丢失机票。人人都是赢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