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1 沃伦·巴菲特VS乔治·索罗斯(10)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投资者们最想学习的是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方法。两人是通过怎样的投资获得了今天的荣誉和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对一般人同样适用,还是应该对之完全无视?

前文已经提及,索罗斯是典型的追求短期获利的投资者。那么,索罗斯真的是实现盈利后就立刻卖出吗?巴菲特一旦买入就一定会长期持有吗?

向投资大师们学习是普通投资者最常听到的忠告,市场上分析如何向投资大师学习的书比比皆是。通过书本的介绍能够完全领会吗?甚至有的书根本就是杜撰出来的。投资者到底该向巴菲特和索罗斯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他们二人的投资风格。

表面上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战略并不相同。有的看起来相似,实际差别很大;有的原则看起来不同,实际上又很相似。想要客观了解两人的投资风格,我们首先应该梳理两人的投资战略。打好基础对成功非常重要,学习投资也不例外。

1.恪守传统与变通规则的两个人

比较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风格,很容易便得出结论:巴菲特是位恪守传统投资原则的投资者,而索罗斯擅长不按规则出牌。其实对什么是“传统的投资原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无论怎样定义都将引发争论。将上市公司资料交给任何一个自称“传统投资者”的人分析,他的分析结果不可避免地会高估或低估那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善于变通的投资者更喜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修正自己的投资战略,或者在投资过程中潜在的投资才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出乎意料的想法”并应用于具体的投资实践。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巴菲特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价值投资家。带领巴菲特走上价值投资之路的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及格雷厄姆写的阐述自己投资哲学的书——《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认为《聪明的投资者》是有史以来写给投资者的书中最伟大的一本,对自己梳理投资原则和形成新的视角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巴菲特不无赞叹地说,当年《聪明的投资者》修订再版时一字未改。巴菲特曾经就IBM公司涉嫌违反反托拉斯法案在美国国会作证,他在作证时说过的话也体现了对《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的熟悉程度。

巴菲特引用格雷厄姆书中的语句在国会作证时,IBM辩护律师反驳说《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并没有巴菲特引用的那段话,巴菲特立刻说:

“我刚才引用的是第三版中的段落。第三版修订时,除了格雷厄姆,还增加了另外两位合作者。”

由此可见,巴菲特对《聪明的投资者》的熟悉程度。他将《聪明的投资者》列为投资者必读书目之一。

格雷厄姆曾用一句话概括价值投资方法:购买市场上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也就是购买那些内在价值比股票市值更高的企业的股票。判断企业内在价值是否高于市值的方法是他提出的安全边际理论,格雷厄姆认为安全边际应该成为投资者投资时的衡量尺度。巴菲特说对自己价值投资原则影响最大的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Marginof Safety)理论。

安全边际成本会随着支付价格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具有吸引力的购买价格通常会在企业陷入困境时出现。也就是说,在投资的世界里,经济不景气是赚钱的好机会。格雷厄姆将这一理论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巴菲特。巴菲特曾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说:

“2008年我们握有443亿美元现金,到当年年末现金就只剩170亿美元。到2009年年末我们保有的现金共减少了306亿美元(收购BNSF需要80亿美元),过去两年市场恐慌期间我们进行了大笔投资。刚过去的两年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时期,市场恐慌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我们没有必要犹豫。在市场分析师对未来表示乐观时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最终都会为市场毫无意义的扩张付出代价。关于投资,最重要的是所投资企业未来10年~20年能够赚多少,以及需要为购买企业支付多少钱,而不是你的投资规模。”

决定巴菲特所强调的“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优质企业偶尔也会表现得不如预期,但是企业价值永远是决定未来最关键的变量。

巴菲特的忠告

“最重要的是在人生初期对金融市场有良好的心态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初中时学到的一点知识也比大学时学到的大多数东西有用。”

“没有什么比热情更重要。内布拉斯加州家具店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家家具卖场,它是从500美元起家的。”

“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行业都成为专家。虽然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但是,至少要十分了解自己投资的那家公司。想要做得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想,多练习。”

以上是2010年5月在奥马哈召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对年轻人的忠告。

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30分,在马拉松似的活动中巴菲特丝毫没有显露出疲劳的神色,巴菲特用他那特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回答了股东们的提问。活动大厅里挤满了前来朝圣的4万名股东,他们大多数直到活动结束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座位。

巴菲特支持高盛的发言很慎重

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巴菲特依照惯例参观了位于一层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子公司的宣传场地,品尝冰激凌和可乐,与股东们交谈。他还出现在了演出场上,拿起乐器唱了一段。

在股东大会场地外面展示了一列火车,火车属于两个月前刚刚收购完成的美国第二大铁路公司——BNSF(伯灵顿铁路公司)。

参加大会的股东们有的是夫妻一起前来,有的甚至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参加奥马哈盛典。一位年轻人对记者说,“妈妈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所以一起来了”,“将来我也要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

在回答记者关于高盛的提问时,巴菲特表现得很慎重。巴菲特说话很小心,他显然不希望反感华尔街的民众将自己的言论与华尔街的立场联系在一起。一位带领全家人赶来的股东说,“巴菲特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高盛”,“现在诉讼还在进行,最重要的是找出真相,等以后明确了表明立场也不晚”。

一位居住在奥马哈的男性投资者表现了对巴菲特的信任,“巴菲特是个聪明人,他会很好地处理这件事”。

(《今日财经》,2010年5月22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