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1 沃伦·巴菲特VS乔治·索罗斯(17)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5.外表形成的印象与投资风格形成的感觉

从一个人的相貌能看出他的生活历程,这么说绝不是夸张。韩国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到了40岁,脸上要能看出责任。当一个人一路走来,经历众多波折,到了40岁时已经能够从容应对人生的波涛,很好地掌控局面,而这些都能从脸上看出来。

巴菲特和索罗斯虽然都出生于1930年,生长环境却截然不同。极端不同的人生经历,两人也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这些都可以从两人脸上读出来。

巴菲特,老土又很温和的绅士

巴菲特给人的感觉就像幽默、滑稽又很亲切的邻居老爷爷。巴菲特给人一种亲近感,他的口才很好,语言很俏皮,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听,不是那种古怪老头。巴菲特的乐观精神和他一帆风顺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巴菲特总是自己主动承认投资失败,所以相关的报道见诸媒体之后,不会激起很大波浪。之所以对巴菲特批评的声音很少,也跟巴菲特一直以来形成的形象有很大关系。

巴菲特幼年时虽不算富有,但是爷爷经营着杂货铺,父亲是证券经纪人,巴菲特自己完全不用操持生计,更不用辛苦赚钱,完全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巴菲特小时候曾经卖过可乐,送过报纸,但是那与为了生计而辛苦劳动的情形完全不同。当年小巴菲特学习成绩下降时从父亲那儿得到的最严厉的处罚是警告他“不要再继续做报童”。

还有,巴菲特的人生哲学之一是将为人处世之道看得非常重要。如果为人处世之道是指将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顺应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态度,不知道对于已经是大富豪的巴菲特来说,是不是不再需要这种委曲求全之道了。但是,当年轻的巴菲特回到故乡,说服亲戚和邻居们做自己的投资人并且长期投资自己时,巴菲特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巴菲特从高中时期就喜欢阅读的相关书籍终于派上了用场。

巴菲特从未在别人面前发火,甚至从不大声说话,有人因此批评巴菲特的双重人格。巴菲特说人际关系很重要,善于说话对人生很重要,我们能感觉到这些话是巴菲特的真心话。巴菲特收购企业之后很少更换管理层,巴菲特明白,收购者给人的感觉就像占领军,他会充分考虑对方的心态。

索罗斯,冷静投资

在索罗斯身上感受不到类似巴菲特的那种温和、幽默。索罗斯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形象更像一个态度严谨的家长,总是一副令人苦恼的神情。巴菲特喜欢投资,给人的感觉是他享受投资的乐趣,他喜欢掌管企业。索罗斯投资纯粹是为了获利,他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检查自己可能的错误。索罗斯会让人联想到投资过程的曲折和痛苦。

索罗斯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逼近,索罗斯的痛苦也随之而来。索罗斯即使运作慈善机构,也会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反思,检查是否有失误,然后寻求变革和改善。如果发现官僚作风,索罗斯不会拒绝做出改变,缩编机构,裁减人员,索罗斯不会犹豫。索罗斯这种组织观念与他在英国的学习经历有关。学生时期的索罗斯曾在铁道装卸场地打工赚学费,有一次发生了事故,索罗斯腿受伤了。索罗斯后来接受了手术,腿上被钉了两个钉子。索罗斯想寻求犹太人团体的帮助,他就拄着拐杖爬上6楼找到了犹太人联合会的办公室,希望能拿到抚恤金。为了能多拿一份抚恤金,索罗斯向官员撒了谎,说自己是当油漆工时受伤的。官员没有立刻给钱,说会派人调查,结果什么也没有调查出来,也没有给索罗斯钱。

索罗斯认为,作为慈善团体,如果不能证明对方说的是假话,就应该给予帮助,所以他对当时的犹太人联合会的做法很不满。索罗斯将之归咎于慈善团体的官僚作风。索罗斯后来从魁北克教徒慈善机构那里拿到了抚恤金,对方只是看了看他受伤的腿,没做任何调查就支付了。

这件事让索罗斯对慈善事业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索罗斯看来,如果你是个博爱主义者,那就要相信别人,不去调查人们所说的话的真假。即使对方说的是谎话,如果不能证明他撒谎,也应该给予帮助。当一个瘸着腿的大学生爬上6楼来寻求帮助时,慈善机构官员的拒绝态度不但没能让索罗斯变得更具有爱心,反倒使他有了更冷酷的想法。

索罗斯并不永远都是冷静的,也不是永远保持批判的态度。索罗斯对自己的母亲充满感情,母亲临终时索罗斯无微不至地守护在母亲身旁。索罗斯也对自己疏忽孩子的教育而自责。这些表现也体现出索罗斯冷酷外表之外的另一面。

什么是好的投资

我们都希望做好的投资,养成好的投资习惯,永远做一个赢家。每个投资者在自己脑海中都对“什么是好的投资”有自己的定义,这是迈向成功投资的第一步。让我们看看投资大师们的定义都是什么。

沃伦·巴菲特认为好的投资就是相对未来取得的收益,现在买入价格较低的投资。索罗斯认为,提前判断市场的走向,先于别的基金买入或卖出的投资就是好的投资。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能够用比内在价值低的价格买到企业股票就是好的投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