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16)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3)第三阶段 选定投资对象的阶段

不知道人们是不是因为太简单,所以拒绝接受价值投资方法。学习复杂的公式,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归简单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投资方法就像为了成为神父,结束所有学习之后领悟到只需要十余名信徒而已一样。

——巴菲特

【应该投资什么样的股票】

选择投资对象时,以前学过的股票知识就会蹦出来。基本手段包括考察成长性、分析收益性、分析财务指标、判断内在价值等,这种技术分析方法的效果在今天选择股票时仍然应该受到肯定。其实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挑选出“好股票”。比较投资大师们选择好股票的方法也很有意思。

巴菲特,优先考虑有价值的股票

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偏好“有价值的股票”,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股票”必须具备多种巴菲特所认为的“价值”构成要素。企业的业务要简单,生意要容易理解,这样的企业巴菲特会优先考虑。

巴菲特一直回避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企业的股票(制药公司和电子企业),反而青睐那些历史悠久,长期保持很好业绩而且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公司,未来数十年的业绩能够清晰展望的公司是巴菲特最喜欢的投资对象。有一些人批评巴菲特选择投资企业的标准不关注那些能够改善人类未来生活水平的科学技术,但是巴菲特至今并没有表现出修改自己投资原则的迹象。

甚至好朋友比尔·盖茨创立的美国微软公司也不属于巴菲特的投资对象,他和盖茨是好友,盖茨还担任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但是巴菲特一直没有买微软的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菲特的选股对象范围进一步缩小,现在集中在那些具有市场独占地位并能确保收益的公司。也就是那些生产的产品是消费者反复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企业在与消费者的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拥有定价权,并且定价权可持续的公司。

巴菲特还很看重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那些热爱自己管理的公司,正直、有责任感、充满激情的优秀CEO掌管的企业才会获得巴菲特的投资。巴菲特还喜欢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巴菲特已经成为长期投资的代名词,股票投资是巴菲特的事业。巴菲特说如果他购买一只股票之后证券市场关闭10年他仍然觉得幸福,那家企业就是值得投资的。

索罗斯,寻找能够主导未来的公司

索罗斯选择股票的标准并不为外界所知。可以确信的是,索罗斯关注行业的变化,喜欢在行业变化中寻找能够带来利润的企业进行投资。索罗斯重视读懂行业未来的变化趋势。1970年,索罗斯预见到银行业的状况将发生变化,大量买入银行类股票最终获得不菲收益。当时索罗斯准确地预测到了银行业即将发生的变化,他认为虽然银行囿于颇多限制,但是随着旧一代经营管理人员的退休,新一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将会使银行业发生根本变革,后来索罗斯的预言应验了。

索罗斯不像巴菲特那样偏爱某一行业的企业,也不会拒绝某一类企业。前文已经提到过,量子基金初期曾因投资科技类股票获得巨额收益。这样不选择企业业务范围进行投资犯错不可避免,2000年年初科技股泡沫破裂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损失惨重。

最新的消息显示,索罗斯对产业变化又有了新的发现。他现在最关心的行业是石油业,在索罗斯基金持股top10中,石油及石油相关企业的股票占到一半以上,索罗斯投资了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的石油公司,还投资了美国石油与天然气钻探服务供应商威德福国际公司 (WeatherfordInternational)。

索罗斯还强烈看好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有限而需求不断增加,索罗斯认为原材料大幅涨价不可避免,事实上,过去一年油价涨幅便超过70%。因为看好黄金未来走势,索罗斯购买了世界最大黄金企业ETFSPDR 2.45亿美元的Gold Trust。索罗斯预计农产品价格将会上升,又购买了世界最大肥料企业POT2.67亿美元的股票。

【投资的具体方法】

索罗斯和巴菲特均已进入一定的投资“境界”。然而在到达那个“境界”之前,他们也经历了长期的学习过程,逐渐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心态。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相信学习越多,阅读越多,投资越会成功。

具体的投资方法很多、很复杂,完全学会所有的投资方法是不太可能的,倒不如尽最大努力掌握最简单的投资方法。达到大师境界的投资者都希望融合自己的想法、经验和知识,创造出最简单的最容易操作的投资方法。

巴菲特,投资方法既普通又有独创性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很简单,当判定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高于企业的股票价格时,购买那家公司的股票并且长期持有,一直等到股价最终与企业价值相符(期间需要忍耐、等待),二者的差价就是买卖股票获得的收益,这也是价值投资法的全部要素。不难看出投资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卖出股票获得差价的时间点,也就是说买入股票时要设定一个目标收益率。

根据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当优质企业暂时遇到困难,或者因为市场恐慌股票价格相对于企业价值被低估时,都是进行投资的好时机。至于普通投资者偏好的分散投资,巴菲特的态度有所不同。他不会将资金平均分配投资到几家不同的企业,而是集中在那些好的企业里进行长期投资。

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之前,巴菲特都会对那家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仔细的分析。这种分析调研的习惯巴菲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当年从祖父的杂货铺进货再跑到附近村子里出售可口可乐(一种套利交易)时,巴菲特就已经知道通过收集垃圾桶里的可口可乐瓶盖来获知哪种可口可乐最畅销的方法了。可以说,巴菲特的调研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养成了的,后来购买美国运通公司时,巴菲特自己也办了一张美国运通的信用卡,在餐厅结账时,巴菲特会站在收银台前观察有多少人在使用美国运通卡。当确定某家企业为投资对象之后,巴菲特会尽可能多地买进那家公司的股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