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17)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索罗斯,创造性分析和果断投资

索罗斯说自己先开始行动然后才进行调查,不过索罗斯过去几十年深耕美国股市而且获得巨额收益,已经对股市十分了解,并建立了自己的系统模型。索罗斯还注重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和练习投资直觉。投资之前,索罗斯会先在模型中选定16种股票,假定用10万美元进行投资,考虑如何分配资金,进入实际操作之后,会根据模型配置资金进行买卖操作。

索罗斯对开发新领域,想出新的投资方法很感兴趣。通过对16种股票危险性、成长性、收益率进行对比之后,预想基金介入之后的结果,最后选定能使收益最大化的投资方式。索罗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进行研究,当新想法在脑海中浮现,他会立刻记在字条上,作为以后投资的参考。索罗斯每个月都会制作投资现状报告书提供给投资者,这对留住投资者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靠这些方法,索罗斯1969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对冲基金“第一雄鹰基金”(FirstEagle Fund),为他带来了名声。索罗斯先将自己的创造性想法应用于模型,熟悉市场之后才进行投资实践。

一旦作出决定,索罗斯反应迅速,投资非常果断,索罗斯拥有天赋一般的才能。阻击英镑时,索罗斯将德鲁肯米勒的预想投入资金提高了三倍,充分证明了自己所具有的“掌握全局的能力”。

索罗斯和巴菲特一旦锁定投资对象,都会尽可能多地买进那只股票。他们都没有选择分散投资的方式,这对普通投资者应该有所启示。

(4)第四阶段 应对股价涨跌的方法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投资是非常重要的。自己的投资范围有多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界限在哪里。

——巴菲特

【应对危机】

提起危机,许多人最直接的反应是恐惧,接下来便着急寻找规避或逃避危机的方法。初始投资者取得高收益通常都是在没有遇到危机和对危机还未了解的情况下开始投资获得的。遇到危机时不被危机左右是最重要的,为了能在危机状态下坚持原则,就必须完全弄懂危机是怎么回事。不能理解危机就无法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更不可能管理危机。巴菲特和索罗斯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差别很明显,但结论相同,两人的目的都是避免损失。两人对危机的想法能够为我们应对危机提供借鉴,帮我们理清头绪。

巴菲特,将危险最小化

巴菲特试图说明自己并不反对危机,并不反对市场变动,他想强调的是将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最小化的必要性。进一步说,不投资也是应对危机的手段之一。巴菲特说他不喜欢亏损,即使是数额很小的亏损。巴菲特认为危机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完全得到补偿的。

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是投资者对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搞不清楚。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方法中我们可以学到他避免损失的方法。

巴菲特建议投资者投资自己能够看得懂的生意,投资在自己能够理解的领域,这是巴菲特减少危机损失的最基本的方法。仅仅投资自己看得懂的生意还不够,买入时的股价还必须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即在公司股价被低估的时候才进行投资。巴菲特说自己这种方法是寻找安全的护城河。

按照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买入股票使收益增加的同时就已经将危机最小化了。巴菲特的另一个方法是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市场状况作出情绪化反应。巴菲特主张一旦买入就要连续持有10年~20年,但并不是说持有期间不再关心那只股票的情况。只要股价仍然低于企业的价值,无论市场怎样变动,都应该选择继续持有。只有这样,才能将市场的影响降到最小。

事实上,并非巴菲特的每一笔投资都会长期持有。巴菲特会不断检查自己持有的股票是否依然符合投资标准,一旦发现不再符合,会立刻处理掉,即使亏损也会毫不犹豫地卖出。

索罗斯,积极管控危机

对于交易员来说,善于管理危机是最重要的成功要素。管理危机与减少危机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所谓管理危机,就是实时关注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波动调整投资方向,需要投资者作出冷静的决策。索罗斯管理危机的能力来自于幼年的经历,经历过纳粹占领以及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残酷屠杀之后,索罗斯应对危机有自己的一套体系。

生活在纳粹占领下的布达佩斯,爸爸提瓦达教会了索罗斯应对危机的法则。第一,感觉危险,没关系。第二,感觉危险后,不能随心所欲,要开始作准备。得益于爸爸的教育,无论面对怎样的危机,索罗斯总能保存实力,即使偶尔遭受损失最后也能弥补回来。面对市场整体下跌的情况,索罗斯非常善于危机管理,他严格遵守自己的原则,忘记损失,保存实力,伺机东山再起。

普通投资者习惯将危机与亏损联系起来,但是投资大师们却认为危机与投资收益无关。他们在作投资决策时,不会“考虑”危机,而是预计投资的收益率将会有多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