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规模的江户城区建设(8)

大江户八百八町 作者:(日)石川英辅


江户为何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都市

吸引周边地区的求职者蜂拥而至

武士和町人地的建设使江户成为世界最大都市

因江户时代没有像现在这样定期的人口普查,人口的演变情况也就无法正确掌握。据江户时代中期的享保十八年(1733年)町奉行大冈忠相指派町年寄[ 官职名,受町奉行管辖。]调查的街道人口数据显示,当时男性总数为三十四万人,女性为十九万六千人,共计五十三万六千余人,其中男性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大约一百年后的天保十三年(1842年),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分别为二十九万五千和二十五万五千人,共计五十五万余人,男性的比率稍占上风。(幸田成友 《江户町人的人口》)

随着江户初期人口的急增,中期以后就达到了约一百万人,武士和町方[ 指与农村的“村方”或“地方”相对应的“町”,即城区。]各占一半。因此,若只从人口来看,可以说江户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关于江户人口激增的原因,首先要归于将军脚下的首都江户的飞速发展。由于幕府在初期对江户相继展开了诸如填海扩建,配置江户城和大名、旗本宅邸,以及在神田、日本桥和京桥一带建设町人地等一系列工程,使这里聚集了众多从临近藩国慕名而来的能工巧匠和强壮劳动力。再加上居住于此的武士,江户正像上述数据所示的一样,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男人的世界。

◇农村人口向消费大都市江户的迁移

随着城市的发展,江户不但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也成为与大坂齐名的全国首屈一指的消费市场。批发商、中间商等商人资本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奉公人(家仆)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并且,手工匠业界分工与阶层化的日趋细致和完善,也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从关东地区[ 日本本州东南部地区,毗邻太平洋,包括茨城县、枥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和东京都。]农村流入江户的人口也不容忽视。18世纪后半叶的天明年间(1781—1789),由于农作物歉收,无法维持生活的大批农民蜂拥至江户,以寻求生路。

在这些人中,也包括了许多未在人别帐(类似现在的户口本或居民登记)上登记的流浪者和外出挣钱养家糊口者。他们大多是抱着去了江户就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心理而来的。在这些从地方出来的求职者中,还有来自信州(现长野县)柏原,日后成为著名俳句诗人的小林一茶。

但流浪者的增加,也为社会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天明大饥荒后为了让弃农外出的农民重返田原,使日渐荒芜的土地得到复耕,幕府通过宽政改革颁布了“旧里归农令”,但结果却是无效而终。所谓缘日,指特定的佛(菩萨)出现的日子。若在此日进行参拜,就会与佛结缘,心想事成。观音菩萨的缘日为每月十三日,地藏菩萨为每月二十四日,不动明王则为每月二十八日。

缘日里前来参拜的人越多,香资也就越多,寺庙也就会跟着受到恩惠。于是,寺庙就把本来一月一次的缘日改为一月三次。譬如原本为每月二十四日的缘日,就改成每月四日、十四日及二十四日三次。而缘日与开帐—公开展示寺庙主佛的活动—共同举办,作为信仰与娱乐的结合,也颇受江户人的欢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