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规模的江户城区建设(12)

大江户八百八町 作者:(日)石川英辅


在没有钟表的时代,江户人如何掌握时间

德川秀忠在日本桥设置了第一座“时之钟”

九处撞钟堂

在江户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幕府设置了“时之钟”(报时钟),江户人因此可知时间。据《落穗集》记载,家康时城内的撞钟堂每天只在清晨及日暮的六时才敲响。后因钟声喧嚣,也曾改用击鼓报时。

后来,为了满足因没有钟声而感到不便的人们的需要,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在日本桥本石町三丁目(现中央区室町三丁目)设置了第一座“时之钟”。关于这第一座钟的设置,也有说是于元和五年(1615年)在西久保八幡宫设置的。

随着江户市区的不断扩大,设置“时之钟”的场所也随之增加。通常所说的有以下九处:日本桥本石町、上野宽水寺、浅草浅草寺、芝切通(从西久保八幡宫迁移来)、赤坂圆通寺(后迁至赤坂成满寺)、市谷八幡宫、目白不动尊、四谷天龙寺和本所横川町。也有说除了这九处之外,在目黑佑天寺、下大崎村寿昌寺和目白新福寺也有设置。

日本桥本石町的“时之钟”由撞钟人辻源七专任其职,并向能听到钟声的四百十余町征收管理费和撞钟费。仿效此法,宽永寺与浅草寺也采用了类似的管理系统。

因江户时代采用的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而进行的不定时法,因此即使是同一刻,由于季节的不同,其长短也会不同。撞钟人通常通过机械钟表或香盘钟表—以一根香的燃烧时间为基本计时单位的钟表—来确认时间。这些报时方法虽说不是很准确,但慢慢地也出现了像大名时钟那样精巧的机械钟表。并且随着这些钟表在大名、旗本以及大小商店中的普及,人们对钟表的精确度也就更加挑剔。

◇撞钟的讲究

随着“时之钟”设置场所的增加,邻近的钟声也能清晰入耳,撞钟也就有了很多讲究。

就宽永寺来讲,撞钟的时间不只在白天,整个通宵每隔一刻(约两小时)就会撞一次,在撞钟时,作为预报先撞三下,稍停片刻再按时间的刻数(从四时到九时)撞相同下数。作为预报的最初三下,第一声较长,其后两声间隔较短。同样,报时刻的钟声也是第一声较长,后几次间隔逐渐缩短。这样做,可以让中途听到的人也能知道大概的钟点。

目前,本石町的“时之钟”依然坐落在小伝马町牢屋敷遗迹的十思公园内。宽永寺、浅草寺及四谷天龙寺的钟,则分别保存在上野公园、浅草寺及天龙寺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