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4)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 作者:(美)薛龙


小詹姆斯·汤姆森(1961年获哈佛博士学位)在中国的传教士家庭长大,研究美国对外关系。他写了很多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并在主要期刊杂志上大量发表。在约翰逊总统时期,他作为中国研究专家任职国家安全委员会(1964~1966),后来因为反对美国插手越战,他公开辞职抗议。他返回学界在哈佛任教,担任尼曼奖学金(Nieman Fellowship)主管,随后在波士顿大学任教。在波士顿大学新闻学院,他培训了几名报道中国的新闻记者。他也曾深入参与美国历史学会的活动,并促使学会进一步重视中国研究。芮效卫(David T. Roy)196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他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了专著《郭沫若的早年岁月》(Kuo Mo-jo:The Early Years,哈佛大学出版社,1971)。他的哥哥芮效俭(James Stapleton Roy),曾担任驻华大使(1991~1995),也曾担任驻新加坡和印尼等亚洲其他国家的大使。

贾祖麟(Jerome B. Grieder,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一个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兼作家胡适的专家。贾祖麟在布朗大学任教。曼考尔(Mark Mancall,196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一位早期现代中俄关系研究专家,后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易劳逸(Lloyd Eastman,196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多年,是民国史和国民党研究专家。杨玛丽(Marilyn Blatt Young,196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一开始研究的是美国外交政策,后来又出版了很多关于越南的著作,以及有关东亚和东南亚妇女问题的著作。她现在纽约大学任教。易社强(John Israel,196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他最近的研究著作《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8),是关于在风雨飘摇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顶尖大学联合起来坚持办学的研究。他曾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

杨格(1965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以著作《袁世凯总统时期:民国初年的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h-k'ai: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77)而闻名。他在密歇根大学长期任教,2004年11月他以前的学生在安娜堡开会纪念他和费维恺(上文论及)的学术生涯。

兰金(Mary Rankin,1966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作品写的是二十世纪初的激进知识分子和地方精英。她的成果在最近关于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有没有公共领域的争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康无为(Harold Kahn,1966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研究清朝乾隆皇帝的专家,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多年。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1967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在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是一位研究清代官僚制度和中国政治思想的专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