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好思想工作(29)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清华学生太优秀了。我每年在讲授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的时候,会接触到各个院系的学生。学生不断地提问,就促使自己不断地思考,而且你要说服他们就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从2000年到清华以来,直到现在,确实是清华的学生们在培养我,让我越来越自信,而且讲课也变得非常有特色,很多都是和学生问到的问题相关,他们给了我很多灵感。

清华的学术交流平台非常高,国际交往的面非常大。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国际交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2002年应东京大学的邀请去做评议人。从那次出去开始,我的感觉已经不同了。我觉得我是代表清华的,不能给清华丢脸。而且从那时候开始,我不会管与会人员是怎么看这个问题,我要坚持我认为是对的主张,不妥协,也不迎合。

这也是我后来上课的一个特点,非常真实地表达我的学术观点,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作任何的妥协。有的话考虑到场合,我可以不说,但说的就一定是真的。当然了,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只是交流,而不是去说服别人。我要讲我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尽量达成你对我的理解,你同意不同意我不在乎。我只要你能够理解我,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在什么地方。这个就成为我在后来的国际交流中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在清华的外事活动基本上是政治性、外交性和学术性融合在一起的。我去讲的主题,一般都是政治性的,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那怎么能防止冲突呢?就是我刚才讲的,用交流的心态,我只是交流,不是来说服你的,这样的话,对他人就没有压力。第二点,要有学术性,不是喊口号,也不是纯粹地维护一个民族的私利,要在学术上能站得住脚。第三点,它具有外交性。外交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和平,而不是引发冲突。当冲突发生的时候,自己要想怎么能够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去化解这种冲突,从在东京大学的讲演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以实力为基础,是可以和平解决争端的。

第二次就是去墨尔本大学做一年的交换学者。当时系领导让我去申请墨尔本大学的时候,我不太想去,因为我对那个地方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太大的兴趣。领导说让我去申请,我就想那就申请看看,没想到还真申请下来了。在墨尔本的那一年效率是非常高的,在那里我写完了《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在墨尔本大学的思想笔录和生活体验》。

墨尔本的生活方式让我更加坚信共产主义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在那里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也就是按需分配。比方说,公交车到了周末是免费的;到了节假日,在公园里有免费的芭蕾舞演出;还有沙滩上有很多烧烤设施也是免费的。平时公共交通很少查票,大家都非常自觉地买车票。我就感觉到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的觉悟是真的会提高的,社会冲突相对比较少,而且很多的社会资源大家可以共享,不一定要去拥有它。这个对我后来思考共产主义是有帮助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