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好思想工作(30)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韦正翔


还有我的《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的危机》和《逃离国际经济中的伦理风险》这两本书的很多资料是在那里搜集的。在那里,我也体会到了清华大学在那个地方所受到的尊重。记得那时我住在国际学院,国际学院过一段时间就会邀请老师吃饭。吃饭时有的老师是要坐在台子上的,当时我很荣幸地经常被弄到台子上去坐着,这还是清华的这个牌子在那里撑着。后来在一次国际学生的聚会当中,选了三个种族,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代表和校长照相,我被选为黄色人种的代表。可见清华这个平台客观上能够帮助我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体验。在同一个环境中,由于角色不同,体会也会不一样。当然它的压力也更大,经常会害怕自己的行为不当,表现不够格。

同时我也体会到,做访问学者这种方式出国或公费出国,能体会到的东西是非常片面的。我感觉以后国家送学者出去学习,要给他们提供到工厂去实习的机会。在工厂,才能看到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是怎么工作的,尤其是要派到跨国公司的食品供应工厂去工作,看看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们还有他们饲养的鸡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在墨尔本,我作了一个“全球化与中国未来五十年”的演讲。那个演讲我个人是非常满意的,我坚持在讲中国的制度和中国问题的时候,尽量从合理的方面来进行说明。有的学者肯定不喜欢,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但我个人觉得,我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听,我就是应该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那天去作演讲的时候,我是在心中唱着国歌去的。我想好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异议,自己都要坚持。

第三次是2010年4月,随清华校长和副校长率领的清华大型“百年校庆”访美团,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和联合国大学去作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的英文演讲和会谈。这是我人生当中最高层次的一次演讲,因为当时演讲和会谈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和他们那里非常优秀的学者。在联合国大学作的那一次演讲,当时是联合国大学系统在它遍布全球的网上直播,来听的人主要是些外交官员,所以说那场演讲压力非常大,而且这次演讲又放在了快回国的时候。经过十多天的访问活动,那天已经非常疲倦了。

演讲的主题实际上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但是当时为了适合那个系统的需要,就定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讲演中,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妥协,不迎合,但是也要避免发生冲突。那天讲完,刚一关机,我的牙龈就鼓起一个大包。

经过这么多的考验,目前的我,不管在多重要的场面,都能保证为清华大学——更大一点说是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增光了,不管是从英语水平上、还是从演讲的把握上,包括对内容的说服力上,我都比较有自信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