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去哪里能找到钻石(2)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作者:(美)拉塞尔·康韦尔


那一天,阿里·哈费德听了许多有关钻石的故事,也知道了这些石头的价值。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文不名的穷人。事实上,他并没有损失什么,只是现状不再能令他满意了,因为他对贫穷产生了恐惧。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找到钻石矿。”之后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去找那位僧人。凭我个人的经验,僧人通常不太喜欢起早。哈费德才不管,他一把上前将睡梦中的僧人摇醒,迫不及待地问道:“告诉我,哪里才能找到钻石?”

“钻石!你找钻石干什么?”

“我想大富大贵。”

“这样啊,那就去找吧。找就行了,出去找就会找到。”

“可我不知道去哪里找。”

“大山深处有条河,河两岸都是白色的沙子,沙子里就有钻石。”

“哪有这样的河?”

“这样的河多极了。你去找就行了,找就自然有了。”

哈费德说:“那我去找。”

哈费德回去变卖了农场,带上钱,把家托给邻居照看,自己上路找钻石去了。如我所料,他先到了月亮山,后入巴勒斯坦,在欧洲转悠了一圈后,兜里的钱是一分不剩了。此时的他衣衫褴褛、凄惨不已。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海岸边,远望翻滚的波涛,穷困潦倒的哈费德再也无法抑制内心寻找钻石的冲动,纵身跳进了巨浪里,瞬时沉入海底。

讲到这里,向导停下脚步,走到另一头骆驼前把摇摇欲坠的行李向上提了提。趁这个当儿,我仔细揣摩了一下,不禁想:“为什么这个故事偏要讲给特殊的朋友听呢?”整个故事听起来没头没尾,更没高潮,什么都没有。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也没读过这样的故事,哪有主人公在第一章就死了的。整个故事我只听完了第一章,而主人公在第一章就死了。

这时向导回来了,拽起缰绳继续向前走,装作无事似的接着讲第二章。话说那个买了哈费德农场的人有一天牵着骆驼去花园里的小溪边饮水,就在骆驼把嘴伸到溪水中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雪白的沙子中有道奇异的光。他伸手将发光的东西捡起来,发现是块黑色的小石头,反射着太阳的光,五彩斑斓,如彩虹一般。他把石头放到了屋里的壁炉架上,全然没当回事儿。

过了几天,那个当初指导哈费德找钻石的僧人又上门来拜访。在他推门而入的那一刻,他看到壁炉架上闪着一道光。这时,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跟前,大声叫道:“这就是钻石!哈费德回来没有?”

“没有,他还没回来,而且这也不是钻石,就是我家花园里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不,”僧人说,“我认得钻石,我敢肯定这就是钻石。”

说到这里,两人又一起跑回花园,用手拨开层层白沙,更多、更大的钻石露了出来。

老向导告诉我:“这就是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矿藏最丰富的钻石矿,甚至超越了金百利钻石矿。科依诺尔钻石与号称世界最大的钻石、如今镶嵌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俄国皇帝王冠上的奥尔洛夫钻石均产自戈尔康达钻石矿。”

第二章讲毕,老向导又把他那顶土耳其帽子摘下来绕着手指旋转,意思是让我接着听故事最后的寓意。阿拉伯向导都喜欢在故事最后加个寓意,尽管有些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寓意。他一边转着帽子,一边说:“如果当初哈费德没有离开,而是留在自家的地窖里、麦田里甚至在花园里开采挖掘,那么他最终也不会穷困潦倒、客死他乡了,因为钻石就在他家的后院。他家农场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钻石,这些钻石后来成为王冠上最闪亮的装饰。”

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要把故事讲给“最特别的朋友”听,只是并未说出口。他们阿拉伯人说话跟律师一样,喜欢兜圈子,将不好当面讲的话迂回地表达出来。我想,他的意思莫过于说“这个小伙子,不乖乖在美国待着,跑到底格里斯河来干什么呢”。我没有告诉他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而是说他讲的这个故事倒是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个故事来。我很快讲给他听,现在我也给大家讲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