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懂常识,才有生意(4)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作者:(美)拉塞尔·康韦尔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大家或许都知道,阿斯特家族的大部分财富都是他在纽约打拼时积攒下来的。当年,他背着一身债,横渡大洋来到纽约谋生,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从身无分文成长为家族企业的创始人。有些年轻人可能会问:“在纽约行得通的事,在费城未必行得通!”朋友们,那我就要问了,你们都读过阿尔·里斯(最近他刚刚离世,也让这本书读起来更亲切)的书吗?他在书中记录了到1889年为止纽约107位富豪的故事。107位富豪中只有7位是在纽约飞黄腾达的,并且虽然他们的房产都价值千万美元以上,但是67位都是在居民不足3 500人的小城市发家的,而107人中排名第一的富豪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发家的那个小地方。因此,你当下的境况如何,你生活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如果你在费城做不到,那么到了纽约,你也同样做不到。

阿斯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个道理。当年为了开女帽店,他不得不在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但是女帽的销量却很不理想,连还银行的利息都不够。于是,他中断了贷款,重新拿回店铺的所有权,用手头的资金与原来店里的那些人重新开展合作。他没有再拿出一分钱去投资,而是让所有的人努力卖帽子。交代完之后,他又像往常一样独自离开,走到公园,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那些人把他的生意都搞砸了,他还坐在那里干什么呢?我想,他把握住了合作关系中最核心也是最有利的部分。他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各种各样的女士从他身边走过。这样能赚到钱吗?就在那时,一位女士从他眼前走过。她抬头挺胸,目光直视前方,似乎对旁人的目光毫不在意。她头上的帽子引起了阿斯特的注意,他一直盯着那顶帽子看,从形状、边角的颜色到羽毛的褶皱,在女士走远前,他把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那种帽子具体什么样子,我也不太会描述,也不知道现代的女士帽子是什么样子,谁能说一下?我刚才所说的帽子就像后脑勺或者颈部的位置插了好多根浮木,跟秃尾巴的公鸡差不多。但同样的场景,在阿斯特看来就是让他灵光闪现的一刻。他立即回到店里,跟店员们说:“现在就准备把帽子放到橱窗里,我告诉你们放什么样的,你们就放什么样的,我刚才看到有人戴着,别的什么都不要放,我回来再说。”说完,阿斯特又回到公园,坐在长椅上。这时又一位女士从他身边走过。不一样的体形、不一样的表情、不一样的帽子造型和颜色。他又回去嘱咐说,“把那样的帽子放到橱窗里”。请注意,他的橱窗可没有像其他店那样把各种款式的帽子都放进去,因为那样只能让人挑花眼。他也没有看着顾客都去沃纳梅克商店买帽子而在柜台后面破口大骂。他的橱窗可能一顶帽子都没放,但是你喜欢的帽子他那里肯定都有。很快,阿斯特的店里开始客如潮涌,至今它已成为纽约最负盛名的女士帽子商铺,与另外两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阿斯特的成功是建立在最初失败的基础上的。当初,他并未继续追加投资,也没有急于开发新产品,而是实地研究女性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帽子。我想,一个能在女帽行业找到商机的人,在任何行业都能找到商机!

假如我现在走到观众席中,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在费城这个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大城市中,你们觉得是否有机会靠制造业起家。“当然有机会了,”有年轻人说,“只要讲诚信,再有个两三百万美元做创业基金,机会有的是。”年轻人,靠攻击破坏“大企业”信誉的做法已经过时了,而且那些都是小人行径。像现在这样可以靠白手起家就快速致富的时代是前所未有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