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金子还是要银子,欧洲的艰难抉择(4)

货币是个什么东西 作者:覃方


18世纪的英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自18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和铸币厂就一直在讨论关于硬币重量和法定面额的问题。到了1787年,英国还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硬币委员会,负责硬币合理重量以及合理面值的论证工作。但是直到拿破仑战争爆发为止,他们也没能讨论出来什么名堂,之后由于战争的因素,银行券开始大行其道。

从拿破仑战争爆发一直到1821年,这段时期英国停止了硬币支付,实行不可兑换的纸币流通制度。天知道他们发行纸币的数量是以什么为基准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使得英国在银本位与金本位转换的间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经济的动荡。

我们在银本位的前提下作出白银价格下跌的假设,它与金本位制下做出黄金价格下跌的假设是相同的,对此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此外,在银本位制下,当白银铸币的价值高于其法定面额时,选择继续使用这类银币来支付的人就会被周围人所嘲笑,这类银币会被融化掉,劣质银币以及辅币同银行券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支付选择。

因此,格雷欣法则在银本位制下仍然存在,只是出现这种状况的几率较复本位制要低罢了,毕竟这种银价大起大落的假设是基于早期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构想。在现实情况下,这一构想很难成立。但如果一旦成立,那么白银铸币体系就会面临崩溃,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对于货币的现实秩序而言是一个分水岭,国际贸易的频繁以及汇率问题的日趋复杂化使货币体系变得更加敏感而脆弱。以1871年法国货币体系一夜间走向崩溃为例,在货币的世界里,总会有意外的惊喜在不远处等待着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