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条 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之志——李云龙的“四上四下”

亮剑精神:打造员工战斗力的36条铁律 作者:周国剑


自李云龙参加红军以来,大大小小的处分和战功都有十几个了。职务升升降降也有几次了,第一次降职处分是长征时过草地时期,纵兵抢了藏民的粮食,被全军通报批评,职务连降两级,由团长降为营长;第二次是抗战初期,李云龙枪毙俘虏,又背了一个记大过处分,职务降了一级,成了副团长。第三次是苍云岭战斗,战场抗命被撤职,调到被服厂当厂长;第四次是替和尚报仇,被降为营长。

李云龙尽管四次被撤职,但他并不消沉,只是偶尔发几句牢骚罢了。他被降到被服厂当厂长,还像模像样地当起了裁缝。作为一名员工,要明白这一朴素的道理,困难与磨难是成才的最好土壤。

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如果说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是“弱肉强食”的话,那么人类社会优胜劣汰的法则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才华横溢、条件优越,最后却一败涂地、一事无成呢?为什么有的人出身贫寒、条件艰苦、能力平平,最后却取得大成功、建立了大功业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在面对困难、磨难时的态度不同。有的人在困难面前趑趄不前,有的人却迎难而上;有的人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顶不住压力,从而前功尽弃、半途而废,而有的人却紧咬牙关拼到了最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硬,任尔东西南北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社会通过这个法则不断造就着人们的高下起伏。

李云龙虽说只是影视剧中的一个人物,却是我军数千开国将领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电视剧《亮剑》热播后,就有网友发帖,称李云龙的原型就是开国中将王近山将军)。在长达22年的武装斗争中,无数革命军人怀着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理想,历经千辛万苦,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军,靠的就是亮剑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坚韧之志,仗打败了,战士们却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李云龙率领的171团也不足20人,而且弹尽粮绝,处于马家军的包围之中。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李云龙并没有气馁,带人端掉了马步芳的弹药库。山本特工队袭击了独立团团部驻地赵家峪,李云龙的新婚妻子也被抓走,李云龙连泪水也不擦,带人消灭了山本特工队。坚忍不拔之志在李云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这种坚忍,李云龙不可能历经千百次战斗,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职场虽然没有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但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些员工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很轻易地就选择了放弃。他们也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如果坚持下去也许就会看到希望。但是屡次遇到挫折,以及对挫折的厌倦使他们认为一切都不可能。于是他们放弃了目标,放弃了努力,转而去从事那些不适合自己、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勉强地做下去,浑浑噩噩地工作着。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很可惜?这样的员工又怎能成为有战斗力的员工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挫折,但是,千万不要错误地把挫折视为失败,认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可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不可能”。“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仅在于他们不屈不挠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对于积极进取的行动者来说,挫折仅仅是暂时的,是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跳板,挫折会成为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帮助我们实现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创造更多的奇迹。

如果你仔细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被“拒绝”所打败,不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

一位65岁的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当他拿到第一笔105美元救济金时,尽管很沮丧,但他也不愿向命运低头。他想到自己有一份炸鸡秘方,可以卖给餐馆。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1009次之后,终于听到了第一声“同意”。这个执著的老人是桑德斯上校——肯德基的创始人。

桑德斯在游说过程中,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的那些点子。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在历经了1009次的拒绝后,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相信很难有谁能受得了二十次的拒绝,更遑论一百次或一千次的拒绝,然而这也就是一个人的可贵之处。

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地、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正是因为这些挫折和磨难,才使有些人创造了人类的神话,实现了很多常人眼中的“不可能”。面对人生中的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他们坚忍不拔,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他们放弃了,那么他们如今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人生需要挫折,有挫折的人生才能够让你在拼搏的过程中体验征战历程的美,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生好比两瓶必须要喝的酒,一瓶是甜蜜的,一瓶是酸苦的。你先喝了甜蜜的,其后必然是酸苦的”,这是萧伯纳说过的话。对于人生来说,你只不过先喝了酸苦的一瓶酒,又何必耿耿于怀呢?但能否将酸苦的化为甜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如果你甘于酸苦的,那上帝也无可奈何;反之,如果你敢于拼搏,勇于争取,那你就有希望品尝甜蜜的那一瓶。无论何时你都应明白,命运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自己手中。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经常想起威廉·詹姆士的这段话:“在失败了之后,我们不仅要重整旗鼓,而且还要做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甚至更多的努力。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巨大的储备力量,但除非你懂得并坚持下去,否则它毫无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