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为世范做人师》1.为师者当有尊严(3)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刘冰


辽宁有一个市的教育局局长,五年前我曾让学生把“四书五经”、全国组委会六本书和光盘送给他,建议他下工夫搞一个全国的经典诵读示范市。当时有个县教育局局长是我的学生,我带着全国诵读形象大使鞠萍在他那里搞全国示范县活动,省教育厅厅长来参会,这个市的教育局局长自然也去了。后来我这个学生跟我说,说您那时候给他送书是在救他,我说出什么事了?学生说他要判死刑,起码是死缓。什么问题?这个局长有三十多个女人,在沈阳有多处住房。你说教育局局长满脑子整天想摆弄那三十几个女人,还得照料那些房子,哪有时间搞教师培训?还搞什么经典诵读活动?这个学生告诉我,他当时不听我的话,结果就被抓起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掉泪了,不是心疼他、同情他,而是心疼那些孩子。千千万万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局局长的领导下学习,孩子们苦啊!没有好老师,怎么培养圣贤呢?这些不听老人言的逆子,缺德的老师所以落了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背叛了祖宗,远离圣贤之道的结果。河南漯河的团市委书记到北京找我,说是有人看到了我在国务院新闻办讲了一堂课——《成功女性的标准》的视频,反响很大;有些离婚的家庭复婚了,要离的不离了。书记还要请我去河南,很多人说要见真人。一场讲座真有这么灵验吗?那是圣贤教育使然。如果我讲了两个小时,能有一句话对你的家庭、单位、学校有好处,咱们就没有白白相识。

和谐校园从我做起,和谐家庭从我做起,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不管到哪里都是从我开始。要给学生先鞠躬,就要做到“揖深圆,拜恭敬”,鞠躬的时候要停一下再起来,不要马上起,这样显得不够尊重。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就会做得很到位。孔子是万世师表,从小就喜欢演练礼仪,他能够教学授徒、周游列国,行万里路而到处受尊敬、受欢迎,就是因为他懂得各种礼数。现在的外交官上大学时学了很多的国际礼仪、礼节,但和中国的《礼记》比较起来,实在是九牛一毛。我们中国人,如果从小就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懂得《常礼举要》的基本礼节,就不会在国外旅游时处于尴尬状态,这些现象我在国外看得太多了。而抱怨的大都是有素质的中国人,他们为有这样的同胞而感到羞耻,真像《弟子规》里说的“德有伤,贻亲羞”。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多掌握一些传统经典中的礼仪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带学生参加国内国际组织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会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遇有出访机会,相信也会像孔子一样在国际上受到礼遇。

2008年9月26日,是全国第六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优秀节目会演暨第三届国际经典小状元会考在江苏宜兴隆重开幕的日子。那天也是农历孔子诞辰的日子,我们在那里搞了祭孔大典。活动是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承办的。当时全国组委会就去了我一个领导,宜兴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派专人配合会务组工作,几乎是每件事都向我请示汇报,生怕有不到位的地方。这样一来就苦了我,会上会下我一直忙,从会场布置到开幕,从致开幕词到作报告,几乎是唱独角戏。我这个店小二,所有事都得管,四天四夜没怎么吃没怎么睡,27日中午刚刚结束只吃了一口饭就飞到深圳。

28日我又被邀请参加深圳祭孔大典。当时曲阜、吉林文庙等好多地方邀请我,为什么我从江苏直接飞深圳呢?因为2005年深圳的企业界人士邀请我到那里去讲学,说深圳有个市民大讲堂,从5月1日邀请一直到今年的9月28日才得以成行。当时深圳朋友请我讲学,有一段话对我触动很大:“刘老师,您讲的那个道德可能在深圳行不通。我们这个地方是来什么别来真的,动什么别动感情。”深圳是来什么别来真的、动什么都不动感情的地方,居然能来真的、动感情了,我能不去吗?这场祭孔活动让我掉眼泪了。主持这场活动的是深圳卓雅小学的陈校长,他过去是教育局的一个科长。陈校长经营这所学校六年,全按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礼仪办学,就连办公室的窗帘都是《清明上河图》的图案。专门编排的大型歌舞《童蒙养正歌》由全校师生参演,相当专业,足见该校教师的国学底蕴有多么雄厚。该节目获得了全国经典诵读优秀节目特等奖。会后陈校长送给我们每人一把纸扇,上面的书法是他和学生写的,全是《论语》的经典佳句。做教育办学校不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我们不喜欢的事情能教学生去做吗?当时深圳市教育局的一位局长说:“刘老师,您应该早点来讲这个道德,大家都做有道德的中国人,就会少出一些贪官。没有立志培养圣贤的老师,怎么能教出圣贤的学生呢?为成功人士奠基是老师的天职。老师要当好人梯,为成就学生的理想奠基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