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为世范做人师》1.为师者当有尊严(4)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刘冰


《三字经》里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说人的习性因环境的不一而各异,又说教育的重要性。北京顺义有个太阳村,是为服刑人员孩子办的公益学校,这些不同程度受过心灵污染的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及时、正确的道德教育。《弟子规》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学校教导他们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进而做有道德的中国人。通过劳动教育,使得他们懂得劳动光荣的道理,鄙视不劳而获的不道德行为。孩子们性格就“迁”了,变得爱劳动了,也懂礼貌了,还去监狱看望父亲、母亲,让他们好好改造。这些父母被感动得涕泪交流、羞愧难当。这种差别在哪里?是教育使然!

可现在教育出问题了,据有关部门统计,四分之三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现在学校的级别也真够高的了,在校的小学生不是皇帝就是公主,这可难为做老师的了,只好自认倒霉做臣属,哪里还敢管教学生?课堂上羞辱老师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学生一进校门就先看到庄严的孔子像,父母领着孩子要先给孔子像三拜九叩,这叫尊师重道。石头像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家长表演给孩子看:这可是老师的老师、祖师爷,我们得拜他。爸爸都拜了,孩子能不拜吗?拜完了孔子像进堂屋来再拜先生。即使爸爸四十岁了,还要领着孩子给二三十岁的老师磕头。我们是做老师的,人家家长给我们磕头啊!担当得起吗?一家人最宝贵的财产就是孩子。火车站经常广播告诫大家不要把贵重物品交给不认识的人看管,一定要保管好随身物品,如果老师没有爱心、不负责任,就等于人家把最贵重的物品交给了不认识的人看管,后果不堪设想。老师的职业多么重要啊!真是受人之托,必忠人之事。

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人才人才,有没有说才人的?先成人后成才。你看乘神七的翟志刚,家住齐齐哈尔,他的农民老爸在院子里等候儿子凯旋归来的消息。看他爸爸的样子,文化程度也不高,就是他有再高的文化,能培养儿子上天吗?谁培养的?是老师培养的,这就是教育使然。如果这儿子从小调皮捣蛋,不务正业,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宇航员行列。是他成人在先,才会被选拔到这个队伍里来。所以我们一贯提倡家校结合教育得胜利,就是要家庭侧重培训孩子成人,成才教育还是要靠学校,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今天校长请我吃饭,我告诉他,要是菜上多了我可就走了。今年一月,北京有个企业家花三万块钱请我吃饭。花三万块钱本来是为了讨我高兴,结果反倒惹我生气了。三万块钱干什么不好,就请我吃顿饭,怎么这么干啊?要拿钱干重要的事,还有千千万万个孤儿没人管。后来他看到一休,还给孩子买衣服,拿钱。我说这都不用,只希望你懂得珍惜。

我们家我是有福之人,子孙满堂。福是从哪儿来的?幸福要培植。我今天早上三点钟起床,四点半以前把住宅楼的楼道、楼梯擦干净了,六点二十就出发了。我这个人比较迷信,我听老人说,“今生骑马坐轿人,前世修桥补路人”,我过去开过十一个公司,办过几所学校,学校有的办到国外去了,所以希望下一世还有轿车坐。我没钱修路,就擦擦楼门口的楼道,权当修路;没钱去修桥,我大连的房子在七楼,就把一楼到七楼当桥,这就是修桥铺路了。我坐飞机回家,第一件事是找小时工打扫房间卫生,自己却去擦楼梯。你要是叫小时工擦楼梯,人家会说这老师有病呢。我住的楼有二十四家住户,每个人一进楼门发现楼道这么干净,都会生欢喜心,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在祝愿刘老师越活越年轻,永远健康。这就是最好的信息。你问谁告诉我的,没人,自己心里感觉的,他们就会这样在心里说。这叫自我感觉良好!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都赞叹刘老师你真好,我不就越活越年轻了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