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为世范做人师》1.为师者当有尊严(6)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刘冰


为什么说也不对呢?是程序错了。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是父母领着孩子上学校给老师、校长磕头,拜师求学。现在这美德没有了,所以孩子才不给老师磕头,磕头大家也觉得别扭。程序错在哪儿了?家长没教尊师,做老师的也没教孝亲。孝亲尊师是主课,结果被忽略了。我们学校既然倡导国学,那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我做起吧。从哪里下手?孝亲教育。现在是10月份,同学们10月份过生日的请举手——三个。好,老师教你们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选一个周末,你们把父母都请到学校组织的生日感恩活动现场,让他们坐在台上,然后给父母双膝下跪,行三拜九叩大礼后,跪在那里拉着他们的手,或是扶着他们的膝盖:“感谢父母,千辛万苦把我带到这个美丽世界,让我有了今天的一切。父母的恩情永远报答不完,感恩您妈妈,爸爸您辛苦了。”你看他们流泪不?这是谁教的?校长教的,赶紧给校长磕头、给老师磕头。家长和孩子这个时候是心甘情愿给校长、老师磕头。

所以说给老师磕头是对的,说程序不对是学生没有经过孝道培训。《孝经》里说:“资于事父以事母,则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则敬同。”老师和领导都可以引申为君、长辈,要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老师,尊敬长辈。

现在,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呢?我给大连的一所小学的老师培训时说,老师应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师的见识、家长的见识,决定着孩子的命运,老师不进行培训会江郎才尽的。作为校长,你现在有一个新的方针政策想贯彻,开什么会呀,应该直接培训。校长应该是培训师,把主题拿出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不会做就直接教他,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怎样来运作。领导本身就是君,如果他不会你就教他、指导他。你又是老师,教得不耐烦还不行,还得有耐心。因为他能力不及你,才来给你做工,你当校长他当老师。你还要像对亲人一样,他是我的兄弟,她是我的妹妹,是我大姐,在我这儿工作得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家里孩子有事、老人有病,得照顾他们。这才叫君亲师。做一个领导容易吗?你都要想周到了。

作为员工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校长,这个理念往下贯彻多不容易,现在的人难领导啊,所以我得理解。第二,他是我的兄弟、是我的大哥,他布置的工作我要是不带头执行谁带头?我得带头做好才对得起他,这是亲。校长是学中文的,化学老师专业程度比校长高,在这个领域里他就是师。所以人人都是君亲师。如果人人都以君亲师这个心态去想去做,领导和老师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和谐了,这个校园、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如果老师在这里闹情绪,老师在跟学生过不去,老师之间在争在抢,抢晋职称、抢涨工资,老师的道德品性上不来,想让学校和谐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要给学生做表率。

这堂课既有老师又有家长,哪个老师又不是家长呢?即便现在还没结婚的,准备独身主义的也不多。我在广西柳州给一所学校讲课,校长告诉我说:“教授,您可千万别介意,我们这个学校紧挨着自由市场,居住区域内下岗的、卖水果的、捡破烂的家长很多,经常有家长打个赤脚、光着膀子就来学校接孩子了,甚至径自走进校长办公室往椅子上一坐,叼着烟卷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就跟我说话。今天您来给我们家长作报告,我是提前一个多月就通知家长,一定要穿戴整齐来听课,可心里还是没底,如果真有这样的场面您可千万别见怪。”她是先给我打预防针。我说没问题,不会介意的。那位教务主任在一边也说:“我们校长还跟家长们说,我们大老远从北京请教授来一回不容易,请大家一定要把衣服鞋子穿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