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为世范做人师》1.为师者当有尊严(9)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刘冰


做老师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你坐在这里慢慢想,如果说学生不尊重我,可能是哪些地方我做的还不够。我的学生看见我都鞠躬,你们不是很羡慕吗,知道我给他们鞠过多少躬吗?我一直给他们鞠躬,他们再见着我担心被动,所以就主动鞠躬了。我们做老师的不教鞠躬学生才不会,一鞠躬还惹得哄堂大笑,这是少见多怪。现在的国学热,其实就是我国民众人性回归的具体表现。

14世纪到16世纪,在意大利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以人为本,用人的权威来反对神的权威。“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风格的更新,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简单来说,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其后遍及西欧整个地区。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其重点是人,是人的本能的发挥,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现在中国的文化复兴也提倡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反对官本位教育,真正地实施“圣贤教育”。通过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实践,培养当代圣贤,让中华文明永世发光、耀祖光宗。

做老师的要有做功德的心,要有爱心,要有救世的心;要有奉献精神,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可做现在的老师也真难,老师也生活在世俗里。鲁迅说过,“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也一定是上不了天。要是不给我工资才不干呢,这样的老师很多。有的老师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些老师没有想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有的高中生告诉我,在课堂上,老师讲课怎么也听不明白,晚上到这位老师家把补课费一给,结果一讲就会了。这样的老师还配做老师吗?过去有这样一句话:“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给成功人士奠基,做奠基石是老师的天职。我希望这样的老师转变一下理念,想到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就能正确对待教师工作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